第127章:不一樣的奉獻(1 / 3)

第127章:不一樣的奉獻

水幕憐在打定主意後,給唐明州打了個電話,之前雖然說唐明州也意識到這起事件不太簡單,也有可能會牽扯到自己,但後來對方漸漸沒有了動靜,估計是他去趙書記那裏透了一點風,省裏給了壓力下來,所以他們再不敢輕舉妄動。

達到這樣的效果,也算是不錯的啦,至於說顧峰的案子,他們想查就讓他們查去,到最後總是要有個結果出來的,總不能把人關起來一輩子。

唐明州這樣想無可厚非,畢竟他能做的都做了,而且就他與顧峰的關係,能夠做到這份上,也是很不錯的啦。但是水幕憐卻不這樣想。

別人可能不太關心顧峰的生死,也不管他在裏麵受了多少折磨,就象以前他被顧誌輝綁架,雖然明知後麵有黑幕卻不繼續往下查一樣,唐明州是一個政治家,他是一個為了大局而犧牲小部分利益的人,尤其這利益是別人的利益的時候。

水幕憐與唐明州從小一起長大,當然知道他的心思。可是這會兒她卻不能由著他的性子,因為關在裏麵的人是顧峰,是她已經公開的對象,是她這輩子想要嫁的男人。

想了想,她發了個信息出去。

此時的唐明州,正在參加一個會議。

最近一段時間,雨水突然多起來,整個江南省,一連十幾天不見晴,長江上遊的幾個省,也都是陰雨綿綿,防汛形勢陡然嚴峻。下午,省裏召開防汛減災總動員大會,省裏對這個會非常重視,要求市縣乃至鄉一把手親自參加。那些防汛重點區域,必須由黨委一把手帶隊參加,個別防汛任務不是那麼重的地區,可以由行政一把手帶隊。每年的防汛,是江南省的頭等大事,雖說不是一票否決,大家心裏都明白,一旦出了問題,誰都無法向上交待。所以,下午的會議,省裏幾套班子的一號首長,全都在主席台正襟危坐。

唐明州舟坐在政府禮堂的最後一排,手裏拿著本子,煞有介事做記錄,就在這時候,他收到了一條短信,發短信的是水幕憐,上麵隻有一句話:今天是我生日,能陪我一起吃晚飯嗎?

一般的生日宴,他肯定是不會參加了,別說是普通人,就算是父母的生日宴,他也一樣會放棄。可這次的生日宴,還真有點特別,這是水幕憐長這麼大第一次主動向自己發出邀請。

唐明州很清楚下午的會議。但接到這個短信,心中還是一陣潮動。但是,他很快將這種潮動平複了,寫了一條短信:吃晚飯肯定沒有時間,喝茶或許可以考慮。轉而一想,這就是答應一起喝茶了。自己這麼多年一直被她冷落,現在突然又專程邀請自己,這裏麵估計有什麼文章,自己豈不是給她當槍使了?他又將後麵那句刪了,改成:估計要忙到十點以後。

她立即回複說,那我的生日宴安排在十點開始。

也就是這時候,他突然下定了決心,要去參加這個生日宴,不管水幕憐出於什麼目的,他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晚上是大會安排的全體聚餐,這個聚餐,帶有慰勞性質,受慰勞的不是那些市委書記市長,而是縣鄉的幹部,他們在最基層工作,壓力大,時間長,省裏這樣做,是表現一種姿態,對他們工作的重視和肯定。

這個聚餐,省委書記和省長都出席,這是接近領導的好機會,市州的領導,自然也要抓住這個機會。晚上,趙正德有可能去看望各級領導,這是一種姿態,也是趁機籠絡各級領導樹立自己形象的機會。這要是放在往常,唐明州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可是今天他想溜。一則是因為他與趙正德已經很熟悉了,不需要在這種場合表演給別人看,二則他確實很渴望去參加水幕憐的生日宴。

不過他還是要跟趙正德打個招呼,不然的話,會顯得特別失禮。於是會議一結束,唐明州立即出現在趙正德良身邊,問道:“趙書記,晚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安排吧?”

趙正德明察秋毫,哪裏不懂他的心思,說道:“你有事的話,你去忙吧。”

唐明州說:“有個朋友今天過生日,一再邀請我去。因為是很要好的朋友,也不好推辭。”

趙正德說:“那你去吧。”

於是唐明州沒有再跟進餐廳,而是轉身離去。一邊往外走,一邊給水幕憐打了個電話。

他問,在哪兒呢?

她說,在陽光三地。

他問,還有誰?

她說,還有一個朋友,但他沒來,我在等。

他開玩笑,男朋友?

她說,男性朋友。接著她又問了一句,你的事辦完了?

他說,完了。

她問,那你過來嗎?我還沒吃飯呢。

唐明州愣了一下,過生日到現在還沒吃飯?那也就是說,她並沒有約別人?

他說,好,你告訴我你在哪裏,我過去陪你吃飯。

她說,我在陽光三地。

唐明州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問,這是在哪裏?

陽光三地其實是一間中西餐廳,主廳部分是兩幢建築中間裙樓的樓頂天台。自從這幢樓建起來,這個天台就一直閑置著。並不僅僅是這幢樓,但凡這樣的建築,裙樓天台,通常也不會使用。後來有人出主意,將這裏改建成咖啡廳,供員工工間休憩之用。剛開始一段時間,生意還不錯,但兩個月後,來的人越來越少,漸漸就無法經營下去了。單位的領導便想,與其閑置在那裏,不如承包給某個職工經營。單位的員工都沒有信心,單位才開始考慮向外承包。果然就有一個承包者,他提出的惟一條件,是將裙樓稍稍改造,在後麵修了樓梯,來陽光三地,不必再經過單位的正門,也就是說,改原來的對內營業為對外營業。開業一年,生意非常之好,原來的六百多平米天台已經不夠用,老板想擴大營業地盤,恰好左邊那幢樓比天台高一層有房子出租,老板便租了下來,使得這個經營場所變成了兩層。不久,右邊那幢樓高出兩層又有房子出租,他再次租了下來。因為兩邊高低不一,與中間相接後,形成了三個層次的平台,老板也就重新改造了一番,裙樓平台改成大廳,另兩處,都是包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