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黑幫勢力的顯現(1 / 3)

第176章:黑幫勢力的顯現

第二天早晨五點剛過,顧峰被手機鈴聲吵醒了。他想,這是誰呀,這麼早來電話。看了看來電顯示,是江南日報集團辦公室的電話。他想,日報集團辦發什麼神經,這麼早就給人打電話,說明太沒有政治素質,也太不通人情了吧。

接起電話,聽了幾句,他立即從床上跳起來,原本殘存的一點睡意,頓時一掃而光。

給他打電話的是穀雨雜誌值班副總編抖劉魁,劉魁在電話中說,顧鎮長嗎?我是劉魁。

顧峰說,劉總啊,這麼早,有什麼事嗎?

劉魁說,出大事了。

顧峰聽到此話,暗吃了一驚,卻還說,你別著急,慢慢說。

劉魁說,雜誌社大門被人圍了,印刷廠門口的送報車,全都堵在了院子裏,一萬多本雜誌,一份都發不出去。

此時,顧峰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隻是普通地問道,誰這麼大膽?敢國攻雜誌社。

劉魁說,外麵有四五百人,他們要求雜誌社交出不負責任的記者徐稚文。

如果這個時候的顧峰還以為是徐雅文與某團隊之間的紛爭,那麼接下來他接到的電話卻不能不讓他跳了起來。

寧海電視台台長林大海在電話裏大叫:“顧峰啊,你快找水縣長想個辦法,寧海電視台現在被人圍攻啊。”

又是圍攻,這讓顧峰感覺事情不尋常起來。讓他猛地跳起來的那句話,是林大海說:“徐雅文不知惹到了哪路大神,外麵至少有上千人,他們狂叫交出徐雅文,不然要火燒電視台。”

顧峰猛地跳了起來,暗想,天啦,引發了群體性事件。他有些慌了,沒想到事情會以這樣的方式發展,局麵如果得不到拉製,並且繼續鬧大的話,中央一旦知悉,那是要追究責任的。這個板子,首先會落到水幕憐頭上,其次,唐明州恐怕也要挨板子,弄得不好,就會丟掉市委書記的位置。他問劉魁,那些人都打出一些什麼口號?

劉魁說,口號很多,有什麼要穩定不要運動,穩定壓倒一切。想整垮萬隆服裝城是別有用心。誰反對經濟發展誰就是反對改革。

這件事實在太大了,顧峰不得不撥通水幕憐的電話,將此事向她彙報。

水幕憐的語氣倒還冷靜,聽不出一絲慌亂。水幕憐略想了想,說,你不用慌,我馬上去辦公室。你給公安局長晏子山同誌打個電話,讓他打我的手機。另外你也不用來縣委,直接去徐雅文的穀雨雜誌社,我擔心她人身受到攻擊。

顧峰撥通了蔣萬華家的電話,並沒有解釋太多,僅僅說了一句話,寧海電視台被人圍攻,水縣長讓你立即給他打電話。

打完電話後,他叫了洪三全出來,讓他把車子開出來,直接開往寧海穀雨雜誌社,他不知道,當他剛出辦公室,石宇風就走了出來,不知給誰打了個電話。臉上露出匪夷所思的表神,石宇風在心裏想:“想跟我鬥,你還嫩了點。所以一切與我做對的人,都將討不到好處。”

顧峰此時並不知道石宇風打的什麼算盤,他的腦子裏隻想著快點到達穀雨雜誌社,將徐雅文保護起來。

徐雅文與他之間的感情,那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所以很多人對他們的關係有所誤解,好在水幕憐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倒把徐雅文視為知己。

很快,顧峰到了穀雨雜誌社,其時雜誌社大門緊閉,外麵聚集者大約有五百人,因為是清晨,街上人流少,並沒有形成圍觀。但穀雨雜誌門前是寧海縣的主幹道,鬧事者將道路完全堵了,雙向被堵了很多車輛,交通完全堵塞。眼看上班高峰就妥到來,這條主千道,承受著整個寧海縣巨大的交通壓力,如果不能盡快解決此事,對於寧海縣一天的鐵序,都會形成極大影響。

顧峰不敢走下車去,要知道現在圍在這裏的人群,都相當激動,有可能受了某種力量的驅使,所以特別地囂張,任何一個人靠近雜誌社,都有可能受到群攻。他打電話給徐雅文,卻是關機了。想來也是,這個時候的徐雅文,煩不勝煩,幹脆關機了事。

正在顧峰不知怎麼辦的時候,公安局長晏子山匆匆趕來了,和顧峰握了握手,拉著顧峰坐上了他的汽車:“先去電視台,徐雅文被困在裏麵了。”

顧峰這才知道徐雅文不在雜誌社,於是同意跟隨晏子山一起趕往電視台。汽車迅速拉響警報,向寧海電視台急馳而去。在車上,晏子山主動談起具體的安排。他說,按照水縣長命令,他已經向公安局、縣分局以及武警支隊和防暴支隊下達命令,他們正在趕往現場。同時,他已經下令派出相關人員著便裝帶上針孔攝像機,對現場進行錄像。附近幾個製高點,也都派出相關人員進行攝像。相關的錄像資料,將會及時發送省廳進行鑒定。省廳技偵力量也已經全部到位,萬事俱備。

顧峰以前也經曆過群體性事件,當時他是以記者身份深入到群眾之中,並沒有如此近距離接近指揮中心。聽了晏子山提到的處置方案,他心中便想,看情形,水幕憐並不是立即想辦法遣散鬧事者,而是維持鐵序?為什麼會這樣?要知道,這樣的事件,拖得越久越不好解決。當然,他也想過,知果自己是水幕憐,應該怎樣解決此事?

處理這類群體性事件,確實是考臉當權者執政力的一大難題,如同民間的一句俗語:嫩豆腐掉進灰裏,吹又吹不得,拍又拍不得。處且矛解肖過當,後患無窮。這大概是水幕憐擔任縣長以來,遇到的最大最嚴峻的考臉。對於是否能夠平德順利地通過這場考臉,顧峰心裏一點數都沒有。

晏子山的對講機裏,不斷有消息傳來。開始是各個部門趕到現場後的通報,接著,便有各方麵的消息彙總。

武警防暴支隊按照命令,正在將鬧事者壓編到電視台門前,交警開始疏散車輛,要求所有經過報社門前的車輛繞道行鬧事者人數眾多,目前還無法發現組織者,他們的年齡層次比較單一,二十歲至三十五歲的男性居多,也有極少數女性,這些女性,主要是一些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從口音利斷,鬧事者並不主要是洛水鎮人,反而是一些外鄉人。現場已經聚集了一些圍觀群眾,兩百人左右,公安部門正在甄別,以便將其硫散。

指揮車趕到現場。現場聚集了大批警察和武警,整個路段被拉製。寧海縣公安局在電視台對麵的一幢高樓建立了指揮部,分管公安政法的副縣長鄧遠華在此親自指揮。晏子山和顧峰到達指揮部,鄧遠華分別和兩人握手,介紹情況。

鄧遠華說,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目前局麵正在得到拉製,報社門前的交通,南向北已經恢複,但車輛受到拉製,主要是公交車可以行駛,其他車輛,一律改道。北向南,道路還被鬧事者占有,估計需耍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完全恢複。

顧峰在這些人麵前職位最低,即使他代表水幕憐而來,也並不希望人家當自己是領導,他沒有像晏子山那樣聽彙報。畢竟,鄧遠華是常務副縣長,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實權更大。

顧峰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一切。

窗外是寧海縣的南北中軸線芙蓉大道,他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寧海銀行大廈,對麵就是寧海電視台。芙蓉大道是寧海縣最寬的一條路,這條路十車道,自從建起的那天起,一天比一天顯得狹窄。

而此時,倒異常寬廣,原因是南向北行的車輛幾乎沒有,甚至連行人,也都被交警截住了,偶爾有一輛車經過,不是公交車就是警車。北向南行駛的半邊路,國為還被部分鬧事者堵看,大量的公安以及交警,正在壓縮人群,路麵還沒有暢通。

對於電視台大門,顧峰是熟悉的,自從與徐雅文相識,他就無數次進出這裏。雖說每天這裏人來客往,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個冷部門,何曾有過如此熱鬧的場麵?

門前那段幾米寬的空間,原本是報社職工用來停車的,此時,全都站滿了人,鬧事者、圍觀者加上處理此事的公務人員,加起來有上千人,不僅電視台門口,兩邊也都站滿了人,可謂人頭攢動。交警和武警防暴支隊,在十分努力地將公路上的人向電視台門前擠壓,電視台門前的空間畢竟很狹小,擠壓起來十分不易,過了半個多小時,才總算將交通要道疏通,而公路旁的人行便道,卻被擠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