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化工液、氣泄露中毒(1 / 1)

地震引發的劇毒或強腐蝕性物質泄露是地震次生災害源,其危害往往不亞於地震,通常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內,因此要從以下入手嚴加防範。

(一)化學品泄露的應急處理

化學品泄露如果處理不當,隨時有可能轉化為燃燒、爆炸、局部燒傷、中毒等惡性事故,必須采取應急處理措施。

(1)疏散與隔離。首先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露汙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大量泄露,要打"119",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

(2)切斷火源。如果泄露物是易燃品,必須立即切斷泄露區域內的火源。

(3)關閉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等控製泄露。如果是容器發生泄露,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補裂口,防止進一步泄露。防止泄露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築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製不住泄露,要及時處置泄露物,嚴密監視,以防火災爆炸。

(4)迅速搶救傷員,及時與當地急救中心聯係,並報告病情。

(二)化學品燒傷處置方案

1化學性皮膚燒傷

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汙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清水或自來水衝洗創麵10~15分鍾;新鮮創傷麵不要任意塗抹油膏或藥水;視燒傷情況送醫院治療,如有合並骨折、出血等外傷要在現場及時治療。

2化學性眼燒傷

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衝洗;衝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如無衝洗設備,可把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轉動眼球洗滌。

(三)常見有毒氣體中毒的急救

(1)一氧化碳--發現中毒後立即將病人搬到室外,立即吸氧。

(2)硫化氫--迅速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鬆開衣領,氣溫低時注意保暖,密切觀察呼吸和意識狀態,條件允許時,可用高壓氧治療。

(3)氨氣--吸入者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眼汙染後立即用流動清水或涼開水衝洗至少10分鍾。皮膚汙染時立即脫去汙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衝洗至少30分鍾。

(4)二氧化硫--迅速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場至通風處,鬆開衣領,注意保暖、安靜,觀察病情變化。對有紫紺缺氧現象患者,應立即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有分泌物應立即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