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色彩斑斕的昆蟲(1)(1 / 3)

在大千世界中,昆蟲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色彩斑斕的昆蟲世界,更是為大地增添了不少妖嬈。美麗的帝王蝶、色彩亮麗的孔雀眼蛺蝶、翩翩起舞的長尾虎鳳蝶、點綴在夜晚草叢中的螢火蟲,僅從名字上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華麗身姿,不過,這還不及它們美貌的十分之一,走進它們、了解它們,你會發現它們有更多惹人憐愛之處。

或許,在了解的過程中你會愛上這些昆蟲世界的“美人兒”。

瓢蟲

小巧玲瓏

科目鞘翅目瓢蟲科

食性雜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點體色豔麗

在夏日裏,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美麗的飛蟲,它的形態看起來就像用來盛水的葫蘆瓢,因此有了一個惹人喜愛的名字——瓢蟲。瓢蟲的身體很小,隻有一粒黃豆那麼大,長著顏色鮮豔的翅膀,上麵有很多黑色或紅色的斑紋。其實,瓢蟲有兩層翅膀:一層是我們看到的漂亮的硬殼,起保護作用,叫做鞘翅;另一層是位於鞘翅下麵的很薄很柔軟的翅膀,它是瓢蟲真正的飛行工具。

瓢蟲的名字很多,而且都很有趣。有的地方叫它“紅娘”,有的地方叫它“花大姐”,有的地方則因其圓圓胖胖的形狀和緩慢的爬行速度而叫它“胖小兒”。當人們把它放在手心上時,它會順著手指向指尖爬去,然後,張開翅膀飛向天空,所以日本人也稱它為“天遁蟲”。

瓢蟲的種類繁多,它們身體上的“星”

代表著不同的種類和不同的角色。比如二星瓢蟲、六星瓢蟲、七星瓢蟲、十二星瓢蟲、十三星瓢蟲、赤星瓢蟲和大紅瓢蟲等是益蟲,而十一星瓢蟲和二十八星瓢蟲則是害蟲。有益的瓢蟲所喜愛的食物是蚜蟲、介殼蟲、蟎等害蟲,而且它們的幼蟲也以這些害蟲為食。瓢蟲對蚜蟲特別喜愛,一見到它們就非把它們吃光不可,一隻瓢蟲一天能吃掉一百多隻蚜蟲。澳洲瓢蟲更厲害,它能在吹綿介殼蟲的卵殼上或蠟膜上產卵,幼蟲孵化出來後,就以吹綿介殼蟲的卵或孵化出來的幼蟲為食,還能鑽到吹綿介殼蟲的體內去吃它的內髒。

在瓢蟲家族裏,人們最熟悉的麵孔要數“花大姐”了,它因鞘翅上的七個黑色斑點而得名——七星瓢蟲。七星瓢蟲雖然隻有黃豆那麼大,卻有較強的自衛能力,許多強敵都對它無可奈何。在它三對細腳的關節上有一種“化學武器”,當遇到敵害侵襲時,便分泌出一種極難聞的黃色液體,使敵人難以忍受,倉皇逃走。我們知道,很多昆蟲為了偽裝和保護自己,都極力地把自己的膚色變得和周圍環境色調一致。

而七星瓢蟲卻用不著掩藏自己的豔麗,它們身上的鮮豔色彩正是為了警示天敵,讓侵犯者“敬而遠之”。

七星瓢蟲在人們心目中通常都是一副美好的形象,它們既有漂亮的外表,又能夠捕捉害蟲。但是,當成千上萬隻瓢蟲同時“造訪”,情形就大相徑庭了。曾經有大約一千萬隻七星瓢蟲在英國薩默塞特郡一個麵積約為二十公頃的農場裏“安營紮寨”。當這種小昆蟲像黑雲一般蜂擁而至時,在田裏幹活的農民不得不四處離散;一名婦女發現自己的甲殼蟲轎車“吸引”了大量瓢蟲後驚呆了;路上行人也發現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上都是這樣的小蟲子。雖然這些七星瓢蟲都是來捕食當地蚜蟲的,不過當紅黑相間的小昆蟲幾乎爬滿了當地的每寸土地時,卻也是罕見而恐怖的景象。

瓢蟲家族雖然成員眾多,但是它們有一種奇妙的習性:益蟲和害蟲之間界限分明,互不幹擾,互不通婚,各自保持著傳統習慣。所以,瓢蟲不論傳下多少代,不會產生“混血兒”,也不會改變各自的傳統習性。

有趣的昆蟲大賽

在每年的六月至八月,山東省的西南地區就會舉行一場昆蟲比賽,如瓢蟲短跑、螞蟻拔河、螳螂格鬥、螞蚱三級跳遠等。參加比賽的瓢蟲,沿著平放在地麵上的長八十厘米的麥稈“跑道”,先跑到頭為勝。人們把瓢蟲放在麥稈的一端,每次八隻開始計時;再從所有的比賽中,按成績取八名進行決賽,獲勝的瓢蟲將為它的主人贏得小麥一百公斤或農藥兩瓶。

帝王蝶

浪跡天涯

科目鱗翅目斑蝶科

食性植食性

分布北美洲

特點每年做大規模長途遷徙

帝王蝶,又稱大樺斑蝶,是一種美麗的大型蝴蝶,產自北美洲,全長達九厘米,橙色和黑色花紋相間,帝王相十足。

每年冬天來臨的時候,它們便聚集在一起,舒展著美麗的翅膀,飛向藍天,開始長途跋涉,自美國、加拿大往南遷移至墨西哥森林過冬。來年春回大地,北美的乳汁草逐漸複蘇盛開時,它們便從冬眠中醒來,全力衝刺交配,然後雌蝶把雄蝶拋開,集體朝北疾飛,尋找乳汁草,在這種幼嫩的植株上產卵。到三月末,它們到達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然後再飛到佛羅裏達州。此時,它們因長途跋涉和產卵,消耗了大量能量,筋疲力盡,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但不久之後,新生的帝王蝶便可以繼續父輩們未完成的旅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