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九月飛蝗時,泥蜂就開始挖掘和狩獵。它把窩建在道路兩側的邊坡上,然後開始捕獵。當泥蜂搜尋到它的獵物蟋蟀後,便毫不猶豫地向對方猛撲過去,彼此打成一團。蟋蟀可不是好惹的角色,它的大顎能使泥蜂開膛破肚,它鋸齒般的大腿也可能使泥蜂受傷。於是,為了打敗對方,泥蜂先要設法把對手打翻仰躺著,讓蟋蟀無法利用它的後腿逃之夭夭。接著泥蜂再用自己的前足死死地壓住對方的大腿,使它不能進攻。泥蜂的後腿也沒閑著,頂得蟋蟀的大頭誇張地往後仰著,弄得蟋蟀隻能咄咄逼人地張著嘴,卻咬不著泥蜂的任何部位。這還不夠,泥蜂還要緊緊地勒住蟋蟀,使它絲毫不能動彈,再動嘴咬住蟋蟀腹部末端的一塊肉,用蜇針把毒汁送入準確的部位。為了以防萬一,它要使用蜇針重複擊刺幾下。不過,被泥蜂所捕獵的蟋蟀並未真正地死亡,蟋蟀的腹部還有搏動,觸須還能顫抖,這樣新鮮地存擱長達一個半月之久。這是泥蜂為自己的幼蟲考慮,讓它們可以較長時間都有新鮮的肉吃。
泥蜂還有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本領就是建巢。泥蜂大多數在土中築巢,如沙泥蜂屬和壁泥蜂屬就會用唾液與泥土混合成水泥狀,建一個堅硬的巢;小唇泥蜂在樹枝內或竹筒內築巢;短柄泥蜂屬則是會偷懶省事,它們在地上的自然洞穴內或利用其他昆蟲的舊巢作為自己的巢。泥蜂築巢後,就在巢室內產卵。
這些不起眼的泥蜂果然是神通廣大,既有無與倫比的捕獵本領,也有高超的挖地道的技術,更有戰鬥和生活的智慧,它們的一生還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泥蜂的實驗
傑拉德·貝仁德用一種特殊的泥蜂做實驗,這種泥蜂像鳥一樣,每天要回到穴中去檢查幼蟲的生長情況,並提供食物,而且每次總要巡視兩至三個不同的穴,分別有一隻近乎成熟的幼蟲、一隻新孵化的幼蟲、一隻蟲齡和大小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幼蟲。
令人驚訝的是,泥蜂媽媽會根據它們各自對食物的需求量提供食品。這看起來很聰明,但貝仁德通過將穴中的幼蟲對換等一係列繁雜的實驗發現,蜂媽媽是根據在清晨巡視各穴時估量的情況提供食物,而不是根據實時情況來供應。
夜蛾
偵察能手
科目鱗翅目夜蛾科
食性植食性
分布世界性
特點具有報警鼓膜器可探測蝙蝠的超聲波
夏天的夜晚,當人們在外麵乘涼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夜蛾一動不動地趴在外麵牆壁上有燈的地方。你可別以為它們是在休息或是偷懶,它們那是在偵察敵情,逃避天敵蝙蝠的追捕。
夜蛾是世界性昆蟲,身影遍布各地,共有兩萬多種。體形呈三角形,比較粗壯。大部分呈暗灰褐色,密生鱗毛,也有某些種類鮮豔而有燦光。有趨光性,喜歡在傍晚和夜間飛行,白天多隱藏於隱蔽處。
有許多種類在大量繁殖時,會給農作物造成危害。
夜蛾的天敵就是蝙蝠,蝙蝠有“超聲雷達”來尋找它們。
不過,夜蛾也有一係列措施來對抗蝙蝠的聲呐探測。
首先,夜蛾的胸部有一繃緊的膜,上麵有蓋保護,這就是它一個特殊的聽覺器官靈敏的偵察設備——鼓膜器,專門用來接受超聲波。在鼓膜器內共有三個神經細胞,其中有兩個與聽覺有關。當放送某一頻段的超聲訊號時,夜蛾可以從鼓膜器的神經上引出電訊號,感受8~100千赫茲的超聲波,甚至高達240千赫茲的超聲波。不過,它對於22千赫茲的超聲波反應最大。利用這個鼓膜器,夜蛾能夠成功截聽到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當蝙蝠距離夜蛾6米高30米遠時,夜蛾鼓膜器就會得到警報。
對夜蛾來說,隻擁有健全的鼓膜器還不夠,它的第二項技能是巧妙的逃跑動作。在截聽到相距30米左右的蝙蝠的探測“雷達”波後,夜蛾就會溜之大吉;如果鼓膜神經中的脈衝已達到飽和頻率,這說明敵人近在咫尺,夜蛾隻能采取緊急措施,開動足部關節上的振動器,發出一連串的“哢嚓”聲,幹擾迷惑蝙蝠,使其失去定位能力。另外,夜蛾還會不停地轉圈子,翻跟頭,采用曲折的飛行線路,躲避蝙蝠的追擊。如果情況更糟糕的話,它們就隻好當機立斷,采取螺旋式下降,或者幹脆收起翅膀,直線往下落到地麵,鑽進草叢中隱蔽起來。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外,夜蛾還有一個防範武器——防護服。這套防護設備,就是它們身上厚厚的一層絨毛,這層絨毛能接受大部分的超聲波。當麵臨危險時,夜蛾身上的絨毛也會同時參與“戰鬥”,吸收蝙蝠發來的超聲波,以減少回聲,使蝙蝠聲呐係統的探測作用減弱。這樣,蝙蝠接收不到足夠的回聲,就發現不了它的所在。此外,有的夜蛾還模仿味道很壞的蛾子發出的超聲波,欺騙蝙蝠不要捕捉它。
總之,夜蛾聰明地把這些措施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美的反聲呐戰術,從而有效地防止蝙蝠的襲擊。盡管蝙蝠擁有能抗住比它發出的超聲波強一百倍的噪聲幹擾能力,令人類都望塵莫及,但是在才智過人的夜蛾麵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風。夜蛾的確是一位令人佩服的優秀“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