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花這個名字有點土,這是她爺爺給起的,她父輩幾代都不是農民就是小商販,而且也沒有附庸風雅的傳統。雖然顧國昌在女兒讀書的時候也覺得這個名字農村味太重,想給女兒改個高雅點的名字,聯係了一個拆字的老先生都準備去了,不幸的是遇到當時的市場瘟豬肉風波,自己的豬肉鋪子也攪進去了,弄得焦頭爛額,等到女兒入學了,改名又麻煩了。究其原因,還是父母文化素質不夠,意識不高,這事兒一拖再拖,最後女兒考上大學後,還是叫顧春花。這下,顧國昌是真的後悔了,沒有想到女兒竟然考上了省裏的重點大學,顧春花在都會那個大城市裏麵叫起來,一聽感覺就是農花花嘛。
顧春花是複讀考上重點大學的。她本來讀書就晚,春天生的,父母沒有想到要找個關係讓她早一年入學,7歲多了才讀小學,第一次高考剛上大學線能夠讀個專科,她媽已經非常的滿意了,如果不是家裏就這一個女,想招上門女婿,她覺得女兒讀個職中或中專就行了,隻是女兒如果條件更好,更好挑對象一些,所以由著老頭子給讀了普高。誰知道屠夫老頭還是不滿意,希望她考個本科,為此事家裏還鬧了一場,最後顧春花還是順到他爸決定複讀。“生女向著爸。”顧春花她媽對女兒不向著自己心裏意見不小。
顧國昌其實有他自己的打算,他看自己的閨女怎麼看都是一個寶,早就瞅上了一個很遠房親戚的兒子,那小夥子叫餘城垣,跟顧春花同歲,但早1年上學,一表人才,又考上國家一流大學。餘城垣家是農村的比較窮,他有1個姐姐,1個哥哥,都成家了。顧家的家境比他家不知道好多少,餘城垣讀大學,學費顧國昌都給了一大半。“不用還了,小夥子有出息,以後是個幹大事的。”顧國昌讓他家感激得不得了,他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在他家住幾天,也非常尊重他們兩口子,顧國昌對他是越看越滿意,隻是他也看出來了,那小夥子喜歡有修養有檔次的女孩子,他們家春花感覺他好像還有點沒有看上。“如果要跟他父母說開親的話,專科感覺還是有點玄。”顧國昌心裏想。
顧國昌就用他那簡單但實用的腦袋去找顧春花的班主任,要複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複讀還分好幾個班呢。顧春花的班主任實在想不出這個沒有文化的屠夫怎麼這麼想女兒考本科,其實以顧春花的成績上個專科已經不錯了。不過看在幾十斤豬肉和幹雜的麵子上,他還是動員了自己的關係,把顧春花調到自己朋友的複讀班上,就是幾乎每所中學都有名的“火箭班”。顧國昌又包攬了複讀班所有老師的豬肉供應,價格低廉,肉質一流,班主任那幾乎是白送,遇到一個這麼尊師重教的學生家長,那個老師不感動呢?不想給顧春花開小灶都難。顧春花又體諒她老子的一片苦心,咬牙切齒,橫心苦戰,居然考了個這麼好的成績。
顧春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嘿嘿,她可不是一個普通角色,她可是肉店老板家的女兒。
顧春花考大學不為啥,就為她老子,專業也是她考慮她老子選的,會計。為啥呢?因為她爸經常算錯帳被她媽掏,農村的潑婦罵男人一般的人都是沒有見過的,比周星馳那個學潑婦罵人的電影不知道厲害多少倍,少了收了5塊,10塊,她媽會讓整個菜市場的人都曉得,聲音尖得可以劃破天空,又像打雷,都說農村人沒有文化,其實是很大的誤會,要沒有文化能罵上1、2個小時,而且內容絕對不重複。具體就不說了,這是難以寫出來的,我要能寫出來,說不定也成下半身寫作的名人了。顧春花愛她老子,又不好得罪她媽,學了會計,以後可以幫一下老頭子,很單純的想法。
顧春花其實不想上大學,真心話,離家那麼遠這是第一次,火車坐了7個小時,屁股都坐痛了。她爸,媽還有爺爺奶奶,外爺外婆,表嬸等等一行10多人全部出來送她,她媽一路走一路哭,她感覺有點像送她上刑場,過於隆重了。結果到了學校他們就把她扔在門口的新生接待處,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逛都會去了。“我們人太多,都在這裏不方便,春花你不用管我們,自己辦好手續哈。”她表嬸可真會說話,雖然顧國昌想陪女兒,但也不能放著年邁的父母在這裏傻等。
顧春花給人笑慘了。
不出她爸所料,入了大學不到一周,她就有了外號叫農花花。其實她不是農村長大的,是一個縣城裏麵長大的,因為名字,感覺比農村人還要農村人。這個外號在大學裏麵,多少有些嘲諷的意味,但顧春花並不在意,因為她愛她的爺爺。“農花花聽起來也不錯,好歹是一朵花。”她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