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奧運會決定在巴黎舉行之後,法國人民表現了相當大的熱忱。為了開好這屆奧運會,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設想,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還預計興建一座能容10萬觀眾的體育建築群,和一個能安排兩千人住宿的奧運會村。巴黎市民也對奧運會抱有著熱情歡迎的態度,一切都好像表明前景光明。但籌委會一開始便碰上了讓人頭痛的問題——資金如何解決。雖說戰爭已過去好多年了,毀於戰火的巴黎市區的房屋已重建起來,工廠早已恢複生產,人民生活也開始走上正常軌道,戰爭留下的痕跡,雖已基本平複,但法國政府卻為此耗費了巨額資金。
1923年冬天,塞納河決堤,洪水襲擊了巴黎,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法國財政,更是捉襟見肘。法國上層人士甚至提出,放棄主辦權,讓洛杉磯接替。但是籌委會頂住了壓力,克服重重困難,籌集了400萬法郎,修建了能容納6萬多人的“科龍市”運動場。為了安排運動員住宿,籌委會在運動場旁蓋了一排簡易的房屋,這也就是以後奧運會村的雛形。運動會於1923年5月4日至7月27日舉行。出席開幕式的有法國總統,英國、羅馬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王公貴族,以及國際奧委會、法國奧委會的主要官員。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法國田徑選手約·安德烈。本屆應邀參賽的有44個國家,德國仍被排除在奧運會大門之外,但匈牙利、奧地利獲得了參賽權。運動員共3092人。其中女運動員有136人。
第八屆巴黎奧運會獎牌2
1924年巴黎奧運會是運動員魯米的黃金時期,甚至有人把這屆奧運會稱之為“魯米奧運會”他到哪裏,哪裏就有勝利。就有“魯米!魯米!”的歡呼聲。1897年這位田壇奇才生於芬蘭土庫,13歲時就成了學校運動員的冠軍。21歲時,他在部隊服役,比賽經常獲勝,聞名全芬蘭。從1920年至1928年,他在奧運會上共獲9枚金牌,3枚銀牌,是獲金牌最多的選手之一。在世界田壇上,從1921到1929年,共二十多次創世界紀錄。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出色的運動員之一。巴黎奧運會也是芬蘭田徑的春天,繼安特衛普奧運會後,再次可以與美國抗衡。
二十世紀二十、三十年代,芬蘭田壇上的三顆長跑巨星是:科勒赫邁寧、魯米和維·裏托拉同時出現在了奧運會賽場。雖說科勒赫邁寧在馬拉鬆賽中失敗了,但魯米成功了,裏托拉成功了。裏托拉是一位僑居美國並在那裏接受訓練的芬蘭青年,這次他專程回國代表芬蘭參賽。他在萬米、3000米障礙等項目比賽中,共獲4枚金牌、兩枚銀牌。金牌數僅次於魯米。超長距離的馬拉鬆賽桂冠也是芬蘭人獲得。
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金牌銀牌銅牌總計
美國45272799
芬蘭14131037
法國13151139
英國9131234
意大利83516
瑞士781025
挪威52310
瑞典4131229
荷蘭41510
比利時37313
澳大利亞3126
丹麥2529
匈牙利2349
南斯拉夫2——2
捷克斯洛伐克14510
阿根廷1326
愛沙尼亞1146
南非1113
盧森堡11-2
希臘1——1
烏拉圭1——1
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
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海報
開幕時間:1928年5月17日
閉幕時間:1928年8月12日
主辦國家城市:荷蘭阿姆斯特丹
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隻有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個城市申辦。阿姆斯特丹是荷蘭首都和世界第二大港口,當時居民不足50萬,交通便利,東道主新建了一個能容納4萬人的體育場,作為這次奧運會開、閉幕式和足球、田徑等項目比賽的主體育場;另外還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奧運會期間,高塔上一直燃燒著熊熊焰火。火種取自奧林匹亞,用聚光鏡聚集陽光點燃火炬,然後通過接力傳送,途經希臘、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4個國家,最後傳到東道主國主辦地阿姆斯特丹。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項儀式,1934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決定,從第十一屆奧運會開始,在開幕式上舉行這項儀式。所以準確的說法是,奧林匹克火焰燃燒始於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
1928年飛人角逐
運動會於1928年5月17日至8月12日舉行。參賽的國家有46個,運動員共3014人,其中女運動員290人。在上屆男子田徑賽中獲金牌最多的美國和芬蘭,這次仍居領先地位。8月2日三級跳遠決賽中,日本運動員織田幹雄以15.21米取勝,這是日本,也是亞洲在奧運會上第一次獲得金牌。亞洲第一個女子世界紀錄創造者、是21歲的日本女運動員人見絹枝,她在800米比賽中獲得亞軍,她也是亞洲第一個獲得奧運會獎牌的女選手。人見絹枝在1928年5月20日於大阪舉行的一次比賽中,以5.90米創造了第一個女子跳遠世界紀錄。
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金牌銀牌銅牌總計美國2218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