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夏季奧運會(5)(2 / 3)

運動會閉幕式於10月27日下午6時舉行。東道主限製每個代表團隻許派6人參加(但東道主可以例外),引起了一些國家不滿。當奧林匹克聖火熄滅時,電動記分牌上亮出了“1972-慕尼黑”,數百支焰火射向天空,熱情奔放的墨西哥人和來賓一起載歌載舞,墨西哥城再次沉浸在狂歡中。本屆奧運會美國獲金牌45枚,銀牌28枚,銅牌34枚,非正式團體總分713.3分;蘇聯所獲金、銀、銅牌數依次為29、32、30枚,非正式團體總分為590.8分。這也是自1952年以來,蘇美兩個體育強國在奧運會的較量中,蘇聯第一次在金牌和總分上都輸給了美國。日本獲金牌11枚,銀、銅牌各7枚,居美、蘇之後。但按非正式團體總分,名次還在民主德國、匈牙利之後。首次單獨參賽的民主德國隊,金、銀、銅牌分別為9、9、7枚。

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金牌銀牌銅牌總計

美國452834107

蘇聯29323091

日本117725

匈牙利10101232

民主德國99725

法國73515

捷克斯洛伐克72413

聯邦德國5111026

澳大利亞57517

英國55313

波蘭521118

羅馬尼亞46515

意大利34916

肯尼亞3429

墨西哥3339

南斯拉夫3328

荷蘭3317

保加利亞2439

伊朗2125

瑞典2114

土耳其2——2

丹麥1438

加拿大1315

芬蘭1214

挪威11-2

埃塞俄比亞11-2

新西蘭1-23

突尼斯1-12

委內瑞拉1——1

巴基斯坦1——1

第二十屆慕尼黑奧運會

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海報

開幕時間:1972年8月26日

閉幕時間:1972年9月11日

主辦國家城市:聯邦德國慕尼黑

慕尼黑是個優美、寧靜的城市,是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的首都,雖有眾多的博物館、音樂劇院,但缺乏現代化體育設施。為了使奧運會順利進行,籌委會花了6億多美元,興建了一個體育建築群,其中包括一個可容8萬觀眾的運動場,可供1萬5千名運動員住宿的奧運會村,一個有1萬觀眾席的遊泳館和一個有1萬3千個看台位的賽車場等。設施都很先進。主體場奧林匹克運動場別具一格,有一個半透明帳篷形屋頂,可使觀眾避免日曬雨淋,不少場館的頂篷還是活動的,可以上下升降。

大會於8月26日下午3時,舉行了開幕式。聯邦德國奧委會主席道默致歡迎詞,布倫戴奇用德語發表了他在奧運會上的最後一次講話,然後由聯邦德國總統海涅曼正式宣布大會開幕。本屆奧林匹克火炬於7月28日在希臘點燃,後由5976名運動員傳遞,經過29天零7小時傳送到慕尼黑。參加本屆大會的國家和地區共121個,運動員7147人,其中女運動員1070人,中國台灣派出63名運動員參加了10個項目的比賽。本屆比賽項目除上屆的18個大項外,又增加了上屆取消了的柔道,恢複了多年來未舉行的手球和射箭,大項總數達到21個。

慕尼黑田徑賽的戰果雖然遠不如上屆輝煌,但也有自己的“紀錄”。鮑爾佐夫獲短跑雙料冠軍,就是爆炸性新聞之一。蘇聯男子短跑運動員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百米冠軍博爾佐夫瓦·鮑爾佐夫奪100米、200米跑兩項金牌,是美國近40年(1932-1972),繼1960年羅馬奧運會後第二次失利。不過,鮑爾佐夫取勝,並非完全意外。1969年,剛20歲的鮑爾佐夫就跑出了10秒整的成績,成為世界優秀短跑運動員之一。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5000米冠軍維倫慕尼黑奧運會前9個月美國記者理查德·貝克在法國《隊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曾談到,當前世界跑得最快的人是鮑爾佐夫。本屆9月2日100米決賽時,鮑爾佐夫發揮很好,戰勝了美國、牙買加等國名手,以10秒14的較大優勢取勝。4×400米接力賽中,美國在預賽被淘汰,這是自1912年該項列入奧運會以來,美國第一次未能進入決賽。肯尼亞首次奪冠。沉默多年的芬蘭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回顧田徑比賽長跑,這次又東山再起,戰勝了當時田壇叱吒風雲的非洲選手。23歲的拉·維倫再次為芬蘭在世界樹立了“長跑之國”的形象。他在10000米比賽中,以27分38秒4創世界紀錄並獲金牌,隨後又在5000米賽中取勝。這是芬蘭自柏林奧運會36年後又重新取得這樣優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