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滑雪賽中,奧地利獲3枚金牌,經驗豐富的埃岡·齊默爾曼在男子速降賽中獲金牌、少年選手克裏斯特爾·哈斯獲女子速降金牌、候補隊員給瑟夫·斯蒂格勒在男子回轉中意外地取得金牌。在眾多優秀選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國的古瓦切爾姐妹,姐姐克裏斯丁在回轉賽中獲金牌,妹妹瑪麗獲銀牌;而在大回轉賽中則是妹妹瑪麗獲金牌,姐姐克裏斯丁獲銀牌。在現代冬季兩項比賽中,前蘇聯30歲的弗拉季米爾·梅蘭寧名列榜首。冰球比賽中,前蘇聯戰勝了所有的對手,獲金牌。
獎牌榜
1前蘇聯1186
2奧地利453
3挪威366
4芬蘭343
5法國340
6德國聯隊333
7瑞典331
8美國123
9荷蘭110
10加拿大102
11英國100
12意大利013
13朝鮮010
14捷克斯洛伐克001
第十屆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
開幕時間:1968年2月6日
閉幕時間:1968年2月18日
主辦國家城市:法國格勒諾布爾
參賽國家/地區:37個
參賽運動員:1158人(211女,947男)
大項:6項
小項:35項
第十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奧於1968年2月6日至18日在法國格勒諾布爾舉行。格勒諾布爾是法國東南部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曆史可遠溯到古羅馬時期,9世紀時被阿拉伯人占據,1349年歸屬法國。市內15-16世紀的古建築,造型優美。格勒諾布爾地近阿爾卑斯山,地勢高210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獎牌1米,伊澤爾河穿城而過,城市主要部分在河左岸平原上,是法國山區交通中心,工業與旅遊業均發達。格勒諾布爾有較為完善的體育設施,為舉辦第10屆冬奧會,又花了16個月的時間,建了一個有1.2萬個座位的冰場,場旁還修建了法國第一個人造滑冰場,滑雪場地也設備齊全,並蓋了一個奧林匹克村。格勒諾布爾以三朵紅玫瑰為市徽,象征這裏的工業、文化教育和冬季運動。
在速滑比賽中,前聯邦德國的艾·克勒獲500米冠軍、荷蘭的科·維克爾克在1500米奪冠、瑞典的約-霍格林在10000米中獲勝、挪威的弗·安·邁耶爾獲5000米金牌。前蘇聯的柳-季托娃奪得500米桂冠、荷蘭女選手卡·蓋伊森和安舒特分獲1000米和3000米金牌。曾在男女速滑中一度稱雄的前蘇聯隊,這次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許多名將連連失利,如老將葉·格裏申隻在500米比賽中獲第四名,上屆囊括全部女子速滑金牌的利·斯科布利娃這次卻接連失利,僅在3000米比賽中得了第六名。
自1936年以後從未在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中獲勝的奧地利隊,32年後終於由活爾夫岡·施瓦茨又獲取了這項冠軍,與施瓦茨同出一師的世界和歐洲冠軍卻隻得了第四名。女子單人滑金牌被多次世界冠軍獲得者,美國19歲的佩·弗萊明獲取。前蘇聯的柳·別洛烏索娃和奧·普羅托波波夫蟬聯了男女雙人滑冠軍。挪威、瑞典在這次男女越野滑雪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挪威有冰雪“王國”之稱,哈·格隆寧根和奧·埃勒夫薩特分獲男子15公裏和50公裏桂冠,他們還在男女兩個接力項目中取勝,共獲4枚金牌。瑞典女子托伊尼·古斯塔,在本屆比賽中成績出色,勇奪5公裏、10公裏冠軍,並在3×5公裏接力賽中獲得銀牌。
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獎牌2
前蘇聯的弗·別洛烏索夫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因·拉斯卡分獲90米、70米跳台跳雪金牌,為各自的祖國首次在男子個人滑雪中奪取桂冠。
在男子高山滑雪賽中,德國24歲的讓·克洛德·基利是本屆冬奧會的熱門人物,他在大回轉、回轉和速降賽中連奪三塊金牌,重現了1956年冬季奧運會奧地利紮勒的成就。在現代冬季兩項個人賽中,經過激烈的爭奪,挪威的馬格納爾·索爾伯格獲冠軍,前蘇聯的亞曆山大、吉洪諾夫屈居亞軍。在4×7.5公裏接力賽中,前蘇聯戰勝了挪威,獲團體第一名。運動雪橇,按規定需進行4輪比賽。因天氣惡劣,風雪交加,隻進行了三輪比賽。奧地利的曼·施密德獲男子單人座冠軍;意大利的埃·萊希內獲女子單人座冠軍;前民主德國獲男子雙座第1名;有舵雪橇男子雙座和4人座則被意大利一隊奪得。冰球比賽共有14個隊參加,前蘇聯獲冠軍。
獎牌榜
1挪威662
2前蘇聯553
3法國432
4意大利400
5奧地利344
6荷蘭333
7瑞典323
8前西德223
9美國151
10芬蘭122
11前東德122
12捷克斯洛伐克121
13加拿大111
14瑞士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