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地球輸出生命之謎(1 / 1)

既然生命有可能從某個地方來到這裏,那麼為什麼地球上的隕石就不可能在很久以前就脫離出去把生命送到了其他行星或者恒星係統裏去了呢?

“很有可能在今天的宇宙中就有地球的細小碎片,有些上麵就攜帶著微生物,他們可能就是在幾百萬年之前從地球上被撞擊下去的。”根格說,“這些碎片有可能到達木星的衛星。如果運氣非常好的話,他們能夠讓那上麵有水的海洋灑滿微生物。”

“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機會,大約和一個人被蒙上眼睛,被飛機運到另一個大陸上,然後自己找到了路摸回家差不多。”

許多學者都認為,似乎更為合理的生命傳送景象——如果它曾經發生過,並且就目前能夠找到的一點點物證來看——應當是以火星為起點,並來到了地球上。最近在火星表層下麵發現曾有水的存在,這讓許多領域的研究人員興奮不已,因為這意味著那裏曾經存在過的任何生命還可能仍然存在著。

“微生物曾經深藏在被星體衝擊所掉落的隕石裏。”保羅·達維斯這樣說道,他就是《第五奇跡:生命起源和意義的探索》一書的作者。達維斯覺得生命有可能在兩個方向進行傳送,但是根據對幾十億年前世界狀態的假定,他更傾向對於生命起源來說,火星是一個更有利的環境。達維斯說:“作為一個比地球小的行星,它冷卻更快,因此在深層生活(未受到星體撞擊)的微生物的緩和地帶就變得更深。隕石從火星來到地球要比反過來進行容易一些,因為火星的引力要更小一些。”

達維斯認為,必須由岩石作為保護性的載體,才能將生命從一個行星運送到另一個行星,對這一理論他的信念堅如磐石。對於胚種起源論原先信奉的“單個的微生物在外太空飄蕩”的觀點他嗤之以鼻。

“我仍然相信,生命靠著這樣單個飄遊的方式從一個星係跳到另一個星係是極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輻射危險的存在。”達維斯說道,“這樣的傳送過程在隕石的內部還有可能發生,但是一塊從地球上被撞落的隕石又撞上太陽係以外的另一顆地球一樣的行星,這樣的機會小得無法計算。”

謎團尚待揭開。

盡管有了這麼多新的重要發現,我們仍然無法於火石之中,搭乘著便車在火星和地球上進行傳送,這是物理學家的說法。

徹底弄清生命是怎樣、又從何處開始的談何容易。可是尋求生命起源的曆程已經由此變得奇妙有趣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全都有可能是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