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月球和太陽之謎
也許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之前,月球就在天天看著地球。可是,誰也不知道月球究竟跟了地球多長時間。
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
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在46億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塵雲和氣體凝聚而成的;
第二個假說是月球係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了太平洋;
第三個假說是月球是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從而環繞地球旋轉。
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同,即地球是鐵多矽少,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很多,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
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麼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麼大呢?所以,科學家們隻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
隻剩第三種說法了,如果是其他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係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留在地球上空的。
這三種“正統科學家”提出的假說,沒有一項能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禁得起嚴格的質問。而現在,關於月球形成的最重要的學說認為,月球是在大約45億年前,由於一顆大小近似火星的星體強烈碰撞並劃過地球形成的。當時的碰撞形成的大量熔化的岩石碎片和塵埃被甩到地球周圍軌道之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碰撞和聚集而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對這種學說的有力支持,來自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發現。宇航員們從月球上采集的土壤標本表明,月球上的礦物質和地球上的是相似的。這使得科學家們確信,地球和月球有著共同的起源。
事實上,時至今日,“月球來自何處”,仍是天文學未定之論。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對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離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不科學”的字眼來評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