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宿怨1(2 / 3)

出征那天,易專城早就預料到會節節潰敗。他沒有任何鬥誌,因此他的軍隊在雁蕩山甫一遇高田雄先頭部隊三十萬人,由於實力懸殊,由於軍中傳言主帥因向大將軍易天下申述無法與敵軍對壘而被鞭刑,軍士們的士氣就先矮了一截。第一天對陣,高天雄的部隊便強龍壓陣勢如破竹,滅掉了易專城一萬餘人。易專城聽得兵士回報,登時感覺頭轟耳鳴,十分之一的軍隊一天之內就被消滅,他立即發書到後方彙報戰事,催兵增援,一直持續到戰鬥終了,易天下始終沒有給他補發過一兵一卒,一食一粟。易專城眼見自己的軍隊銳減,士氣消磨,不到半個月就隻剩下了五萬餘人。正在他焦頭爛額的時候,突然聽兵士回報說雁蕩山附近有個世外隱居的高人劍客,此人不僅物理天下無雙,而且足智多謀,大有材器。這位高人便是胡無名,易專城大快,當下將他招納進帳,胡無名生得不凡,令易專城一見傾心,當下易專城索問籌策,胡無名對答如流,語出如珠,絲毫不見滯窒,易專城心下大喜,當下設宴,就地擁坐,連夜酣飲。

正所謂\\\"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兩人一見如故,便納履結義,相互義兄義弟。又是一番剖懷而談,易專城更是連連稱奇,原來這山中隱士竟是高天雄麾下先鋒部隊的軍師,敵軍高天雄的三十萬正是他一人在出謀劃策。由於看不慣高天雄的頤指氣使,他更加萌生了投他之誌,他藝高膽大,率先前來試探易專城是否有誠意收留。易專城如獲至寶,眼見希望就在眼前,哪裏嫌隙冷笑天的敵我身份為何?胡無名感於他招納之誠意,授命以來的第一計便呼之欲出。他首先分析了敵方的軍陣分布情況和地勢山形,建議易專城立即組織剩餘部隊與地方搞運動戰。

易專城拍案而起,大聲稱善,便毅然把軍隊拆分為幾個部分,大家分布四方,移動作戰。第二天天還未亮,胡無名便急急返回了部隊中去向高天雄假彙情報,聲稱易專城大勢已去,隻剩下一些殘兵敗將,更令高天雄不以為意。在胡無名入軍之前,易專城的軍隊死命打熬,堅持了一個半月,一經采用胡無名的運動戰法以後,卻讓高天雄琢磨不透了。三個月過去了,易專城的死訊依然沒有傳來,於是易天下的部隊也始終沒有出動,他的目的就是要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鏟除異己,拔除易專城這顆始終紮在他背後,讓他寢食難安的刺。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中,胡無名始終來往於高天雄與易專城之間,易專城行蹤不定,這也令高天雄感到頭疼。胡無名一麵在高家軍中挑弄是非,離間組織,向大將兵士宣傳高天雄的種種不是,並組織一些偏激受壓抑的將領組織暗殺,去除了高天雄左膀右臂的許多心腹之士。加之對外又向易專城透露軍營的分布消息,一旦有軍隊落單或勢力孤弱的時候,易專城就會集中兵力實施圍剿,聲東擊西,不知不覺中就消滅了他接近十萬的兵力。胡無名始終向高天雄隱瞞事實,阻斷向上言路,不準許忠職將領稟報兵士陣亡消息。高天雄不知實情,仍然高枕無憂。

雙方對陣剛好五個月之,易專城不斷向周圍的地方搜納賢士,一邊還不斷俘虜和收留從高天雄部隊裏投靠而來的軍士。第六個月後,在胡無名的指導下,易專城果然向高天雄發起最後決戰,當兵臨城下的時候,正要詢問胡無名的高天雄,卻突然發覺胡無名已不知所蹤,守城士兵報告說胡無名早已投靠易專城,高天雄這才幡然醒悟,但卻悔之已晚。他的先鋒部隊本以為可以獨當一麵,並沒有考慮要接續後援,此際易專城的大軍早就繞過後方阻斷了後援來路,前方浩浩蕩蕩發起總共,高天雄的軍隊背腹受敵,隻嚇得抱頭鼠竄,遠望著下二十萬後援尚在西南老巢不得相接,此際更是遠水解不了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