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克丘”在土著印第安人語言中意即“古老山頂”。相傳當年印第安人為對抗皮薩羅的血腥掠奪,將1575萬磅黃金埋藏在一座隱匿於安第斯山深山幽穀裏的城市附近,那裏就是“馬丘比克丘”。300多年來,西班牙人和許多探險隊,都曾在群峰密林之中尋找過這座“古老山頂”上的城堡和這批失蹤的黃金,但不是徒勞往返,便是一去不複返,始終沒有發現任何蹤跡。悲觀者在失望之餘幹脆聲稱,根本不存在什麼“馬丘比克丘”古城。然而,1911年6月,美國耶魯大學研究拉丁美洲曆史的年輕助教海勒姆·亞·賓厄姆卻發現了這座失蹤400年之久的古城。
當年,賓厄姆騎著騾子在安第斯山的羊腸小道上跋涉數日。一次,他投宿在烏魯班巴河畔的一家客店裏,店主無意中告訴他馬丘比克丘山中有一座廢墟,這使他興奮不已。第二天清晨,他在店主帶領下披荊斬棘,終於登上了山頂。他率領考察隊經過一年的發掘整理,使雲霧古城馬丘比克丘終於露出了真麵目,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名勝古跡之一。馬丘比克丘城建在雲霧繚繞的安第斯山脈一座海拔2458米的山頂上,它位於庫斯科西北122公裏處,四周被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包圍,地勢十分險要。這座古城內的全部建築均用巨大的花崗石砌成,石塊之間不用粘合灰漿,全靠工具把它們鑲嵌起來。城堡三麵是深溝,隻有一個城門供進出。城內有神殿,神殿中央是一聖壇,很可能是安放印加帝國最受尊敬的人的木乃伊的。此外,還有雄偉的廟宇、華麗的宮殿、堅固的堡壘、整齊的作坊、錯落有致的房舍、彎曲的石梯。城牆是由重達20噸的巨石砌成的,聖壇是用重達100噸的花崗石板築起來的。整個城堡可供2000餘人居住。
賓厄姆經過實地考證後認為,馬丘比克丘是印加傳說中的聖城,是印加文明的搖籃。相傳它是古代阿摩達王朝的根據地。13世紀初,該城堡出現一個印加王曼科·卡帕克,自詡為太陽的兒子,從此開始了印加帝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曼科·卡帕克一世從馬丘比克丘出發,開始了向安第斯山脈的遠征,後占領了舊城庫斯科。隨著他地位的鞏固和疆域的擴大,他便在“發祥”之地大興土木,建築了馬丘比克丘大石牆垣。後來,印加帝國覆滅,馬丘比克丘也就湮沒無聞了。至於藏在它附近的印加金寶更是謎中之謎。有誰知道這些金寶藏在何地呢?據史料記載,西班牙殖民特使魯伊·迪亞曾與最後一個印加皇帝談判,皇帝叫人拿來一碗玉米粒,他把它們倒在地上,撿起一粒給迪亞,象征著西班牙人拿走的印加黃金。他又指著地上的玉米對迪亞說:“這就是印加人留下來的黃金。我可以把這些都給您,隻要您保證完全離開印加帝國。”但由於西班牙人的貪婪,這筆交易並未做成。這個曆史插曲說明:這位印加末代皇帝是知道印加金寶的主要隱藏之地的。但隨著他的死亡,很難知道還有何人也掌握印加黃金寶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