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有趣的螻蛄“方言”之謎(1 / 1)

螻蛄也叫喇喇姑,是一種在土裏鑽來鑽去的地下農業害蟲。在土質疏鬆的地區,發生量尤其多,活動猖獗。鑽行地表之下,咬食作物根部,造成作物枯死。螻蛄主要在晚間活動,時常可聽到一片咕咕的鳴聲,這種聲音可全是男聲合唱,因為隻有雄螻蛄的翅膀才能摩擦出聲音來,其實它們是在唱情歌,以招來螻蛄姑娘前來幽會,生兒育女呢。

沉默羞澀的螻蛄姑娘常為這種動聽的歌聲所打動,並姍姍地爬到雄螻蛄身旁。當然它們愛情的惟一後果就是使當地螻蛄的數量增多,加重對農作物的危害。中國的昆蟲學家為了消滅螻蛄,最近試驗了一種聲誘法,就是用靈敏的錄音機,先行將雄螻蛄唱的情歌一首首的錄下來,然後需要時在晚間於田野中以大音量進行播放,在這雄壯多情的歌聲感召下,果然螻蛄姑娘成群結隊地奔向錄音機,但隨之而來的卻不是雄螻蛄的愛撫,而是人類對它們無情的消滅。這種方法十分方便而容易。農作物受到了保護。

可是,當昆蟲學家們將螻蛄情歌在各地播放時,卻發現了一個新問題,就是各地“聽眾”多寡不一。如把北京螻蛄小夥子唱的情歌磁帶在北京附近播放時,可深得雌方歡心而趨之若鶩,但要是拿到河南播放,卻得不到當地螻蛄姑娘的青睞。原來那裏的姑娘聽不懂或不愛聽北京情歌,它們隻對河南螻蛄小夥子唱的情歌賞心悅目。由於發現了螻蛄這種方言上的差別,所以現在所錄歌聲,一定要在磁帶盒上注明演唱者的籍貫,以避免使用時發生誤會,影響效益。

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