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誕生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那麼地球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下麵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人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整個宇宙像一個雞蛋,裏麵黑黝黝的,一團混沌,不透氣。有個叫盤古的人,睡在這個雞蛋裏。他睡了一萬八千年。
突然,有一天他醒來了,發現周圍黑咕隆咚的什麼都看不見,覺得非常氣悶。於是他拿起一把利斧,朝麵前的混沌黑暗猛劈過去。“轟——”的一聲巨響,大雞蛋破裂開來,裏麵輕的透明的東西,徐徐上升,擴散開來,變成蔚藍的天空;重的混沌的東西,沉降下來,積聚在一起,變成了大地。
盤古頭頂青天,腳踏大地,站在天地之中,不讓天和地再合攏,他的身子每天長高1丈,天和地之間的距離也每天增加1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地變得極厚,天和地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盤古卻由於過度勞累,死去了。
盤古死後,身上的一切化作萬物,呼出的氣變成雲霧,聲音變成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周身流動的血液奕成奔騰咆哮的江河、海洋……萬物在天地的懷抱中繁衍生息。
盤古開天辟地是一個深為我國人民喜愛的古代神話傳說,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地球形成的看法。
有人答,地球是太陽係的一個成員。太陽係家屬由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50萬顆小行星、衛星和彗星組成。太陽是太陽係的家長。
太陽係在形成之前,是一片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星雲,當氣體冷卻引起收縮時,使得星雲旋轉起來。由於重力的作用,氣體收縮,星雲旋轉速度加快,變成扁的圓盤狀。
我們知道,現代家庭中洗衣服使用的洗衣機,有一個脫水機,把濕衣服放進去,脫水機快速旋轉起來,衣服內的水分就會被“拋”出去,濕衣服變成了幹衣服。把水拋出去的力,就是水滴在做圓周運動時產生的離開中心的力,叫離心力。同樣的道理,當旋轉的星雲邊收縮邊旋轉,周圍物質的離心力超過了中心對它的引力時,就分離了一個圓環來。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圓環產生。最後,中心部分變成太陽,周圍的圓環變成了行星,其中一顆就是地球,地球是在四五十億年前產生的。
這是一個科學的假說,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的學說,人們稱它為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到了1944年德國物理學家魏紮克又發展了這個學說。
人類進入航天時代以來,探測到行星和衛星上有大量的撞擊坑。1977年,肖梅克提出:固態物體的撞擊是發生在類地行星上所有過程中最基本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宇宙撞擊和爆炸的假說。這種撞擊是分等級的,第四級的撞擊形成月亮這樣的衛星。具體過程是:一個撞擊體衝擊原始地球,引發爆炸,圍繞地球形成一個氣體、液體、塵埃和“濺”出來的固態物質組成的帶,最初是碟狀的,因旋轉的向心力作用而成球狀,失去了部分物質的地球也重新成為球狀。
地球的年齡
地質學家們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記”,地質學上把它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成形的年代越短。
地層就像是記錄地球曆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好比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推測地球已經存在約46億年了。
中國古人推測:“自開辟至於獲麟(指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六萬七千年”。17世紀西方國家的一個神甫宜稱,地球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的。如此諸多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