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張文秀的時間,可以用漫長來形容。
周天隻是個小人物,任何一個小意外,就可能讓他的打算落空。周天心中默默祈禱,不要再橫生枝節。
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的生活更是這樣。
周天穩住心神,用心的觀察起這個要生活幾年的學校。
學校占地很大,根本看不到邊際,比家鄉的學校大了不知多少倍。小學時,學校隻有幾間校舍,根本沒有院牆。初中時,雖然有了院牆,可是一個大腳,就能把足球踢到校外。隻有在高中時,才知道學校可以有幾幢樓,勉強可以說舉目遠眺遠處的圍牆。
可是來到這所全國重點大學,周天才切實感受到大學的博大,單從校園來看,錯落有致的教學樓,一眼數不清楚,不知道每棟樓都是做什麼的。
教學樓的年代各不相同,既有蘇式的老式樓房,也有充滿時代氣息的玻璃幕牆建築。讓人既歎服學校曆史悠久,又感覺到學校發展的腳步。
過程中,開來一輛桑塔那轎車,司機下來向門衛打聽路,門衛的態度與初見周天幾個時,截然不同。這種差異,確實衝擊著周天年輕的心靈。
終於,周天看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向崗亭走來。身穿素色連衣裙,帶著一副眼鏡,顯得文雅大方。
“這就是張老師!”門衛指著女人說。
這時張文秀已經走到跟前,主動伸出手和陳東幾個握手。
原來是她,周天心裏感歎,太巧了。遠看時就覺得眼熟,現在終於認出張文秀就是昨天去車站送學生,還給了周鐵柱一元錢的那個女人。
周天的心完全落下,在和張文秀握手時,竟然有一股暖流湧出。完全憑著第一印象和直覺,周天就認可張文秀是個好人,也可以說是自己的貴人。
周天自我介紹時,張文秀也覺得這個小夥子麵熟。
“老師,我認識您,昨天我們兩個在長途車站見過您!”周鐵柱討飯行乞,識人辯人的功夫了得,當然也明白熟人好辦事的道理。
張文秀使勁兒想了一下,終於想起了昨天的事情。
周鐵柱真是好兄弟,又將昨晚對周天的讚揚,向張文秀說了一遍。果然,張文秀看向周天的目光多了一些關懷和賞識。
張文秀說,現在學校宿舍還沒有準備好接待新生,但自己可以找地方安頓好周天,而且提醒周天,可以準備一下困難補助申請,開學後,就可以申請到一些助學金。
三人對張文秀千恩萬謝,跟著她走向宿舍區。
東山醫科大學校園麵積很大,這裏是主校區,在市裏麵還有兩個分校區。
主校區被一條市政公路分為兩半,東麵的是教學區和教工生活區,西麵的就是學生的住宿區。根據係別的不同,居住的宿舍也不同。
跟著張文秀進入宿舍區,雖然也有門衛把守,但沒有任何障礙。三人慶幸今天運氣好,否則,可能連門都進不去。雖然學校學生過萬,但門衛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分出誰是學生,社會人員是嚴格控製進出的。
相比之下,東校區的控製還算寬鬆,因為經常有外來人員辦事。當然陳東的準備和應變也是功不可沒,否則很可能白來一趟。
一邊走,張文秀一邊給周天介紹著校園。路邊的梧桐樹是建校時栽種的,現在枝繁葉茂,取義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借喻對學子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