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江湖 196.盧循起兵(下)(1 / 1)

看著盧循故意刁難自己,徐道覆也不計較,忙說道:“十日之內,我們便可造艦出師。”

原來徐道覆早就謀劃此事,已經派人去南康山、大庾嶺中砍伐下許多造船木材運回始興,然後低價出售。因為價低,居民們都爭相購買,因此存下許多船材,而朝廷也沒有發現。

看徐道覆私底下瞞著自己做了這麼多事,盧循是又好氣又好笑,但是心裏仍沒下定決心北伐,於是沉默不語。

徐道覆見盧循仍然猶豫不決,急忙逼問道:“我們現在是苟安於嶺南,如果等劉裕攻滅南燕之後,再休兵一年,養足精神,然後下一道命令,奪你兵權征你去京,你是去還是不去?

如果不去,劉裕出兵越過五嶺來攻,你又能打得過他麼?現在的時機,一旦錯過就沒有了。你要是不幹也可以,我來幹!”

這幾句話對盧循無疑是戳中心扉,他最在意的便是能否在嶺南立足,倘若劉裕真容不下他,那他還不如扯旗造反了。而以他對劉裕的了解,劉裕確如徐道覆所言,所以這一次盧循當真下定決心了。

盧循當即派徐道覆命人將船材收購回來,僅用了十多天,就打造大小船艦近千艘。義熙六年(公元410年)二月,盧,徐兩人在始興起兵十萬。盧循率西路軍從湘江去攻打江陵;徐道覆率東路軍從贛江殺向建康。

盧循,徐道覆起兵的消息一下子震動了晉國朝野,但何無忌秘密封鎖消息,領兵外出抵禦,同時,又派人馬不停蹄地去北方通知劉裕大軍回朝。

這日劉裕正在與諸將商議北上攻伐代國的領地,突然飛馬趕至,將一封密信交與劉裕。劉裕看完心裏驚慌不已,諸將也看出了一絲端倪,忙問:“太尉,怎麼了?”

劉裕將信交與劉穆之,劉穆之看過後對諸將說道:“我們後方出事了,盧循,徐道覆這倆逆賊帶兵北上了!”

諸將頓時一片嘩然,劉裕倒是顯得有些冷靜了,說道:“朝中有何無忌在,應該還能遷延些時日,我們剛剛占據燕國,切不可將我們退兵原因散布出去,以免人心不穩,造成更大損失。”

王鎮惡說道:“太尉,我看不如這樣吧。您率數千精騎先行,我們這邊分兩批,水路負責押送糧草,陸路則就地南下,您看如何?”

劉裕點了點頭,說道:“就依你之計行事吧,你負責水軍調動,陸軍由沈田子帶領。”

“那太尉,派何人留守燕國呢?”王修問道劉裕。劉裕說道:“就讓你輔佐韓範留守燕國吧。”王修有些遲疑,說道:“太尉,韓範剛剛歸附我們,就讓他獨領一方,我怕……更何況他對你屠城的政策多有微詞啊。”

劉裕笑著說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我決定要用他了,便自然信得過,而且不還有你麼?你放心吧,韓範不敢反,我征服燕國讓他看到了晉軍的實力,我屠殺鮮卑醜類讓他看到了我的魄力,他如果想反,就得掂量下造反的後果以及能不能扛得住我再次反擊了。”

在歸軍途中,劉穆之望著劉裕憂鬱的神色,說道:“太尉是在擔心朝中兵馬擋不住盧循,徐道覆麼?”

劉裕搖了搖頭,說道:“我倒不覺得盧循,徐道覆有何過人之處,隻是擔心我回去晚了,這朝中會有變局,畢竟要知道劉毅還在啊。”

劉穆之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不過太尉心中的憂慮隻怕還不止如此吧?”劉裕沒有正麵回答他,而是說:“穆之,你覺得北人與南人是否是一條心的?”

劉穆之笑著問道:“那太尉怎麼看?”劉裕歎了口氣說道:“此次征伐燕國,我親眼目睹有數以萬計的北方漢人甘為鮮卑醜類的走狗,以拒王師。

哎,想齊魯之地北伐期間也曾數為我晉土,可人皆一副漢皮胡心,若是更遠的燕趙之地,隻怕更是胡漢雜交嚴重啊。難道當真是南北殊途麼!?我並不憂慮能否打下北方的土地,我隻是不知能否真正收攬北方的人心啊。”

劉穆之說道:“太尉也知神州陸沉已久,胡化自是正常,倘若有朝一日太尉領王師一掃北方,混一天下。那必然這些人會隨著時間地推移再次受到我漢家文化的濡染,太尉,這些你都不必去擔憂。

你需要的是,按照你的步伐往前走,早一日澄清天下便可。”

劉裕心中的疑問並沒有受到開解,相反,日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即使是後來蕩清河洛,攻克關中之際,他依然彷徨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