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秋夜,纏綿的雨一直下著。我心情也象或緊或疏的雨絲,略帶傷情。聽一曲《秋日私語》音樂,舒緩悠深的旋律,如知心的人在訴說衷腸,言不完的細語,說不盡的柔情、象雨點打在心上,滴滴傷痛。望窗外,那錯落有致的雨絲不緊不慢地編織珠簾,心中跌宕的波瀾漸歸沉靜。一曲終了,柔情浪漫的流動,在寂靜中解脫自己,聆聽純淨的天籟,賜柔情的溫婉,不管是樂曲舒緩,還是陰晴圓缺,免去了浮躁,用心感悟了生命本真,思想豐富了想象力,體會到“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禪意。靜默纖塵,心緒豐盈,安放在寂靜的雨夜。
今晚風颯,“一鉤殘月天如洗”的靜夜。我心靜如水,從容、自然、平淡,閑窗鎖晝。沏一盞清茶,伴一窗幽夢,靜坐電腦前,讀喜歡的文章。淺淡的文字,散發著一股別樣的清香。唯美恬淡、安然的文字,濃了月夜,擠了時間。
閱讀與寫作是改變精神品質的文化生活,也是自我教育,抵達精神深處的靈魂生活。選擇閱讀與寫作是我生命的享受,沉寂在閑暇快樂中,尋找愛好與樂趣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這不僅是擴展自己的視野和思想,而又享受著文化教育智慧的啟蒙,培養了精神品位和文化素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好書才能使人精神境界淨化,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勞於讀書,逸於作文。”讀著,品著,心裏充滿了甜、靜、美的感覺。尋找恬適與寧靜,不讓浮華占據我的思維,秋的涼爽與愜意,更幻想著風兒做扇、搖曳的葉子伴舞,讓我在季節的愛撫中渡過。思索生命的來去,親眼目睹自然世界“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注定著一個過程,最終一切安歸於泥土。在生命裏,記取或遺忘,求一種以文字的溫婉的狀態,守一窗歲月的靜美。在紛雜的塵世,紅塵繾倦,俗事糾纏,能博得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享受一份馨純的寧靜,遺忘那些薄涼的歲月,喜歡這種素淨淡雅的感覺,為安靜的夜增添一分純粹的情感,是一種境界的美,一份淡然的美,一種靜謐的美。
我詫異內心的追求與事物感知的反差,物隨心而動,心有境而生,回味季節,秋既有灑脫率性的美,又有淒清寂寥的美,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孤傲和淒涼的雙重別樣心情。人需要恬靜的港灣,休憩的泊岸。文字,是心情,是記憶;是經曆,也是回首,更是靈魂的歸宿。唯有經過文字的墨香洇染,才能更好地摒除庸俗,煉就屬於自己的菩提光陰。
喜歡文字,在孤獨中孕育優雅,清寂中沉澱內蘊。喜歡文字的人,都由內向外散發出一股濃淡相宜的書香氣。滲透骨子裏優雅、深邃的美,也是積澱文化修養與生活品質的體現,更是一種積極而儒雅的生活狀態。做優雅的人,應該是一生中最崇高的境界。用優雅的心境去親近自然,美麗而深意;用優雅的心情了解社會,淳樸而深情;用優雅的姿態去接納世界,寥廓而深遠。
人一生,要有自己喜愛與興趣。當排遣蕪雜心緒之時,將心安放在清幽的文字裏,品讀精彩傾心的美文,共鳴的文字,使靈魂跟上腳步,如嗅靜默綻放的幽蘭,一襲花香撲鼻而來,似淙淙流淌的清溪,陣陣清涼撲麵而來,沁肺入心。我逐漸地養成愛讀書、寫文章的嗜好,修身養性的誌趣。時光清淺,抒寫一篇真情實意的散文,是最好的心音傾訴與心靈的撫慰。當心中鬱積的話語無處訴說時,文字就是最熨貼心靈的夥伴,當聽話的字符在指尖流淌出來,鬱悶的心事得到釋放與排泄,布滿的愁雲,風輕雲淡地散開。靈魂在文字裏徜徉,心在文海中洗滌,感受風輕雲淡的清麗,感應舒適淡雅的情懷,何其的樂哉,何等的愜意?與書纏綿,與字繾綣,在寂靜的流年裏,日子是明麗豐滿的,步履是踏實輕盈的,容顏是年輕光亮的,心性是清靈透澈的。
以文字的溫婉,守歲月的靜美,悄悄獨享一份素簡的心境,用文字的熱情,捂暖涼卻的回憶,追懷一筆美好的情懷。
生活中的“閑”字,包含身閑,心閑,與靈魂安穩有關。安靜中寫一箋小字,描一抹素影,采陽光一縷安放眉間,都是閑。心靈慰藉,紅塵路長,需要一份閑適來安暖。燈火珊闌夜,誰曾素顏靜默,碾一縷墨香,落筆寫盡風花月詞,把人生看作一種文化的消遣與享受,給退休生活珍藏清芬花枝的清閑,拾花釀春,烹雪煮茶,簡單閑適獨特的生活方式,合乎自然人性,輕鬆和諧,充滿生活情趣與快樂,浸透著完美人性的品味。世間,有閑心者,卻無閑適之身,而有閑之身者,卻缺乏閑適之心。閑適是人靈性一種表現,來自心智的藝術活動、美感的靈性、高雅的品味。在生活中尋找韻趣,體驗雅致柔和,享受閑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