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89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沙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是的,莎莉文老師教會海倫用心聆聽大自然萬物,用心去體會生活。連同對於這個世界的愛也一並給了她。而海倫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的善良達到了是共情的最高層次。得到的關愛無價,那麼你也在無價的關愛裏學到了怎樣去傳遞最純粹的人間至愛。
03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學生,那年寒假的某天中午,家門口來了一個提著化肥袋子,手拿一個破瓷碗的乞丐,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褲管還滿是破洞,但臉還算比較幹淨。
他看到主人公一家聚在一起吃飯,就問可否能給他點吃的或喝的,刷鍋水也行,門外車子上躺著他重病的老婆。他說他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我可以什麼都不要,不吃也不喝。隻是不能委屈自己的愛人,
恰好那天一個鄰居在家裏串門,就說隨便給個剩饅頭,打發他走之類的話。
但是,奶奶放下手裏的筷子,跟媽媽說,“把剛出鍋的饅頭分一半給他吧,接著回到了屋裏拿了點錢給他們。”
那人接過饅頭,堅持著說什麼也不收那筆錢。最後老人還是把錢硬塞給他。
鄰居不解,一直在說風涼話,說什麼你們可真有錢之類的。總之從始至終沒有一句受聽的話。
看著那個陌生男子走遠。
老人歎了一口氣,說她為了養活一大家子老小,當年也跟人討過飯,正巧那年趕上鬧饑荒,樹皮都被人吃光了,過年的時候能吃上芋頭葉就不錯了。
給她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有一戶人家給了她一個玉米麵窩窩頭,這件事情給年幼的主人公,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銘記了一生。
很多時候自己以為是同情了別人,其實也是在同情自己。因有類似的境遇才會感同身受。
最高級的善良,就是共情。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以為嘲諷的是別人,其實也是在肮髒自己。
雨汐教你怎樣處事1
1。遇事時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統觀全局的同時把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從中得出結論:“你是否有錯,又錯在何處。多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挑別人毛病。一個碗碰不響,兩個碗叮叮當。”
2。有些出自你口中的話就像一個個鋒利匕首,太過傷人不要說出來。釘子易拔而釘痕仍在。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講求日三省吾身,但同一個錯誤不要犯第二次。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而且很多時候你也會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