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學生,那年寒假的某天中午,家門口來了一個提著化肥袋子,手拿一個破瓷碗的乞丐,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褲管還滿是破洞,但臉還算比較幹淨。
他看到主人公一家聚在一起吃飯,就問可否能給他點吃的或喝的,刷鍋水也行,門外車子上躺著他重病的老婆。他說他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我可以什麼都不要,不吃也不喝。隻是不能委屈自己的愛人,
恰好那天一個鄰居在家裏串門,就說隨便給個剩饅頭,打發他走之類的話。
但是,奶奶放下手裏的筷子,跟媽媽說,“把剛出鍋的饅頭分一半給他吧,接著回到了屋裏拿了點錢給他們。”
那人接過饅頭,堅持著說什麼也不收那筆錢。最後老人還是把錢硬塞給他。
鄰居不解,一直在說風涼話,說什麼你們可真有錢之類的。總之從始至終沒有一句受聽的話。
看著那個陌生男子走遠。
老人歎了一口氣,說她為了養活一大家子老小,當年也跟人討過飯,正巧那年趕上鬧饑荒,樹皮都被人吃光了,過年的時候能吃上芋頭葉就不錯了。
給她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有一戶人家給了她一個玉米麵窩窩頭,這件事情給年幼的主人公,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銘記了一生。
很多時候自己以為是同情了別人,其實也是在同情自己。因有類似的境遇才會感同身受。
最高級的善良,就是共情。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以為嘲諷的是別人,其實也是在肮髒自己。
雨汐教你怎樣處事1
1。遇事時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統觀全局的同時把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從中得出結論:“你是否有錯,又錯在何處。多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挑別人毛病。一個碗碰不響,兩個碗叮叮當。”
2。有些出自你口中的話就像一個個鋒利匕首,太過傷人不要說出來。釘子易拔而釘痕仍在。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講求日三省吾身,但同一個錯誤不要犯第二次。說出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而且很多時候你也會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感到後悔。
3。換位思考,不偏不倚。即使是對於自己。或者你可以這樣想有時候對自己嚴格未嚐不是件好事,吃虧也是一種福分。人生不是一馬平川。挫折裏更讓你懂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4。推心置腹,推己及人。待人多容人,而不要有過多小人之心。你也可以這麼想強出頭的是廢物,能屈能伸才是人物。
5。當你可以做到以上這些,雨汐推薦一本書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創作的長篇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細讀每一個故事,你定會有不一樣的領悟。
欣賞善良和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是一種善行,古語說的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們作為行走在現世中的人,要時刻懷揣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一個人隻有心懷感恩,才會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珍惜身邊的人或認真對待生活中每一事。常懷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澤,心境自然安寧。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其實這也是一種福分。善良的人因她出事不亂的心態而不會輕易衰老。任時光飛逝,善心都是一成不變的金子。
每個人的心底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
善良是一抹發自靈魂的微笑,是對生命的一種敬意,更是一種至真善美的心靈境界,善良可以驅趕臘月的刻骨寒,人生路上用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的際遇,生活就會處處明媚剔透。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每一份感動如五月漫天紛飛的花瓣,花開不敗,隻因那份美麗的和諧長留天地間,與人和善,於己寬容,每一份善良如春雨甘露,浸潤著生命的最美,歲月流逝,即使有一天容顏不再,生命也會因為善良而年輕美麗,永不凋零。最美的容顏便是你的善良。
善良是一種修養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別人,一個善良的人,不會因小事而斤斤計較,也不會因一時得失得失而大喜大悲。做事肯為他人考慮,小到幫助一個人,大到心裏懷揣天下萬物,每一次伸出雙手都帶著暖意,每一次回眸都留下淺淺的笑靨。善良是人生舞台最動人的旋律,如湛藍的天空,幹淨通透,如開在紅塵歲月中的蘭,散發著寧靜與淡泊,詮釋著生命的雲淡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