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蕭氏嫡長女(1 / 3)

大周宣宗十九年冬月十二,京城名門蕭氏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朝丞相蕭承澤將族中長老請到丞相府,於宗祠祖先牌位之前焚香祭拜之後,將青青的名字記入族譜,為蕭相嫡長女,其母為已故元配夫人秦氏。

青青行完叩拜禮,由一位灰衣老者扶起。那老者年齡已經很大,滿臉的皺紋,笑容卻很慈祥,道:“這孩子長得真好,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

蕭相忙道:“小女頑劣,豈能當的起太公這樣的稱讚?”

太公笑眯眯道:“好端端的孩子,靈氣十足,怎麼就說是頑劣了?你也不要急,這丫頭命裏注定的富貴,必是成大事的。”

蕭相歎道:“我虧欠這孩子太多,也不求她有什麼大的出息,一輩子能平安喜樂便好了。”

太公點點頭,笑道:“你倒是不貪,也罷,一輩子還長著呢,慢慢來吧。”

蕭相笑道:“此事以後再說吧。太公,八叔公,還有其他長老們,為了小女的事,元文急著請諸位來,一路辛苦,請諸位去東院用些飯食,也給元文一個機會孝敬諸位。”

眾人笑著相繼離開,蕭相摸了摸青青的頭,小聲道:“你先去西院,跟著管家去內院見一見家裏人,我稍晚些再去。”

青青行了一禮,微笑道:“是,青青告退。”

蕭相笑道:“去吧,不要怕,為父會護著你的。”

青青莞爾一笑,翩然離去。

不知那日青青回到蕭府與蕭相談了什麼,守在外麵的侍衛雖然聽到兩人有爭執與哭泣,卻最終隻見到蕭相與青青兩人麵色平靜地走出書房,而後青青再給蕭相行禮,便改口稱了父親,而蕭相則著手安排她認祖歸宗之事。

丞相府並不大,大體分為東西兩院。東院是客房與飯廳,西院是內宅,其間以曲水遊廊連接,縱橫成一片小小的花園,不奢華,卻透著清麗與雅致。此時是隆冬時節,那些花木與樹叢皆已凋零,水麵結了薄薄一層冰,水下偶有遊魚甩尾而過,風過林梢,帶來傲寒梅香陣陣,在這萬物凋敝的日子裏別有一番滋味。

青青腳步放得慢了些,任憑寒風挽起她的烏發,帶來凜冽的味道。管家也不敢催,隻得放慢了速度,在前麵引著路。

想了想方才在宗祠裏蕭相的表現,青青禁不住想要冷笑。當朝一品大員,文臣之首的丞相大人,其實不過是個戲子,在族親麵前扮演一個好父親的角色,其情真切,聞之動容。若不是青青早已知曉,隻怕也要信上一兩分。

慈父?

說得好聽,不過是做個麵子罷了。

那天她半醉半醒,哭著問他是否還記得她母親的樣子,十足一個失卻父愛多年的孤女。而他也十分傷心,連連落淚說當年衛護不利,愧對她母女二人。可話鋒一轉,他的口中卻隻有謀算了。秦家,東宮,他恨不得把這個女兒劈成兩半,兩麵討好。

青青醉著大哭大鬧,最終卻也在蕭相懷裏安靜下來。隻有父女兩人知道,這隻是一種表麵上的平靜罷了,從始至終,兩人沒有走近過一步。

在人前,父慈女孝的樣子讓人看著十分悅目。人後,相逢擦肩也不過隻是陌路。

片刻之後,青青到了內院的小廳外。

管家在廳外站下,道:“大小姐,府中現在是夫人與側夫人一同掌家,夫人身子不好,須側妃時不時幫襯些,才可不過度勞累。除您之外,府上還有兩位少爺兩位小姐,分別是夫人所出的二少爺和三小姐、側夫人所出的大少爺和二小姐。其中大少爺比您要大上三歲,二小姐和您同歲,生月小了幾個月;二少爺要小了您兩歲,三小姐則是最小的,才三歲。府上的老太太,也就是您的祖母,這些年身子不好,常年臥病,因而極少出來走動,您若有時間,不妨去看看她老人家,她很喜歡孩子。其他還有一些雖是相爺的侍妾,卻並無名分,也不管府中的事務,她們住在西間的院裏,不喜人多,您也不必去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