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1月30日,一個巨大的海怪在加那利群島水域出現,當時在該水域航行的法國炮艦阿萊克頓號的船員們目睹了這一事件。他們還嚐試捕獲它,但卻失敗了。在追逐了很長一段距離後,炮艦逐漸靠近了海怪,近到足以將捕魚叉猛擲進怪物的肉裏。然後用套索套住怪物的身體,但是套索一直滑到尾鰭才停住。正當船員們竭力把海怪拉進船艙的時候,海怪掙脫了套索,除了一小部分尾巴以外整個身體又滑落回水中。
阿萊克頓號艦在特內裏費市停泊後,炮艦指揮官找到當地的法國領事並出示了海怪的尾部標本。他還寫了一份官方報告,並在法國科學院12月30日召開的會議上宣讀了該報告。但是反應並不理想,阿瑟·曼金代表科學院說任何研究科學的人都不會報告說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動物,因為其存在與自然法則相悖。
換句話說,船員們是在撒謊或者說是捏造了這一事件。在阿萊克頓號這一案例中,幾年以後官方才承認目擊者當時看見的確實是一個奇怪卻是真實的動物。船員們看見的是一隻巨型魷魚——一隻其實並不很大的魷魚,從尾尖到觸角頭大約有24英尺長。已知的魷魚中有比它更大的,但是其巨大的體積讓人懷疑。
有關於這種動物早期的描述來自18世紀,埃裏克·旁托皮丹主教曾在他的一部主要的動物學書籍《挪威自然曆史》中提到過北海巨妖。雖然旁托皮丹有些誇張(他說那個巨妖有4.5英裏長,而且它的觸角可以將最大的軍艦拖入海底),但是他對那隻巨大的魷魚描述得還是相當準確。
早期的有關巨型魷魚的描述大都隻被當做幻想或民間傳說。所以當有關1673年在愛爾蘭的丁格爾灣發生的擱淺和屠殺巨型魷魚的記載出版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注意。不過現在因為心裏知道巨型魷魚的存在,所以再讀那些離奇的細節描述就會明白很多的東西。那份報告描述說那個怪物有兩個腦袋,10隻犄角。犄角上有大約800多個紐扣狀物。每一個紐扣狀物裏都有一排牙齒,它有19英尺長,身體比一匹馬還大。有兩隻很大的眼睛。當然魷魚隻有一個腦袋,不過那個小腦袋是指魷魚用以吸水從而推動身體前行的體管。所謂的犄角就是指魷魚的觸角,紐扣狀物是指觸角上鋸齒狀的吸管。
19世紀的丹麥動物學家約翰·傑皮特斯·斯丁斯特拉普是第一位對北海巨妖進行全麵研究的科學家。他發現了早在1639年(在冰島海岸)就有看似巨型魷魚擱淺的記錄。他還搜集了有關標本並就這一問題在1847年給斯堪的納維亞自然科學家學會作了一次演講。但是他的演說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6年以後,斯丁斯特拉普從漁民那兒得到一個動物標本的咽和喙部,而其他部分漁民們已經按慣例把它切碎以作為誘餌(對他們來說北海巨妖不但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是很實用的)。1857年,斯丁斯特拉普公開發表了對這個動物的描述並且給它起了一個科學名字叫阿基特地斯。
斯丁斯特拉普的工作還是沒有受到重視,阿萊克頓號船員的集體證詞也沒對他起一點幫助作用。動物學的教科書根本就沒有提到斯丁斯特拉普命名的新動物——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海岸連續發生一係列動物擱淺事件後,才引起一些思想開放的科學家,包括《美國自然科學家》的編輯帕卡德進行調查。
1873年10月,一名叫西奧菲利·皮科特的漁民和他的兒子在紐芬蘭省聖約翰附近的大鍾島水域碰到一隻巨型魷魚,並砍下它的一隻觸角。皮科特告訴加拿大地質學委員會的調查員亞曆山大·默裏說還有約10英尺長的觸角殘留在魷魚身上,他們所捕獲到的觸角長約25英尺。皮科特聲稱那隻魷魚十分巨大,大約60英尺長,5~10英尺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