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翻開華夏國的曆史,這裏也經曆了唐宋元明清,也經曆了民國的變革,也經曆了十三年的抗戰,最後紅黨建國,定都在紅京。
霍金仔細地將華夏國的曆史與地球中國的曆史對比,發現華夏國的曆史比地球中國的曆史滯後十五年。
也就是說,現在的火球,與地球的2002年相似。
看到這裏,霍金不禁笑了,有這十五年的提前期,自己就是一個超能預知者了。
想想地球上那些發明創造,霍金感到熱血沸騰,可很快就冷了下來,憑自己的先知,沒有那些條件,自己隻有一番空想,不能實現成果。隻能找一些簡單的項目,那自己做什麼才好呢?
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個基礎。就象賣刀削麵要有削刀,賣衣服的要有掛衣架一樣。霍金在分析自己的基礎是什麼。
想了很多的項目,但是都不適合霍金,他陷入了困境中。
這時,坐在霍金前排的那個男孩回過了頭,討好地對霍金身邊的女孩說:“陳紅,想看書嗎?我剛買了一本書。”
女孩看了看書名說:“這本書我看過了。我現在在看大明日報連載的小說──〈風雨俏佳人〉。”
前排的男孩說:“那是你們女孩子喜歡看的書,我們看不進去,我們喜歡看熱血的,英雄情節的。”
霍金心一動,查詢了華夏國的現在的圖書情況。
還真的是,華夏國現在是陰盛陽衰,有百分之八十的書藉都是寫女主的,公子遇難,小姐偷人,而且都是千篇一律的女強男弱。
霍金看完了華夏國的文風後,便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自己就當個搬運工,將地球上那麼多的文學書藉,搬到華夏國來。
這個工作不需要什麼工具,一個人完全就可以操作。
上午放學後,霍金便找到了原來的霍金的好朋友蘇鐵:“老鐵,我要借用一下你的電腦。”
蘇鐵家中比較富裕,他的小姑給他買了一台手提電腦。
平時,除了打開電腦聽聽歌,蘇鐵沒其他的用途。
所以一聽霍金要借電腦,蘇鐵便將電腦包拿出來,掛在了霍金的肩上:“正好你幫我背著,要不是怕被偷,我才不想背它。”
吃完飯後,霍金便回到了教室,他在考慮寫什麼樣類型的書。
霍金想到了前麵男孩的話,華夏國現在最差的是熱血英雄。
什麼最讓人熱血沸騰?當然是十三年的抗日戰爭了。
於是,霍金想到了一本書──地球中國的一位叫“我是曹寧”的作者的軍事小說“蝶與諜”,講的是發生在抗日戰爭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周林是一個四麵間諜。
這本書,在外界是獲得一致的好評的,是一本熱血英雄書。
說幹就幹,霍金馬上拿出了電腦,在電腦上建了一個文件夾,在裏麵開始了他來火星第一天的碼磚工作。
“1938年2月16日上午8點30分,明珠市。
這裏在六個月前,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八·一三淞滬戰役”。
這場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
前後共曆時3個月,日軍投入9個師團和2個旅團3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75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1937年11月12日,明珠淪陷。
站在岸邊,看著蘇州河,周林抽著煙吹著風,看著那煙灰隨風而去。
他是日偽明珠市警察局的一名探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