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智者,兩個近戰,兩個新人,分配得真平均……就像是分隊一樣,真的是分隊嗎?)
搖了搖頭,目前能想到的也隻有這麼多了,剩下的事情隻有等見了先知才可能有進展。當然還有一件事汪川很在意,那就是黑客帝國裏可以得到的除了獎勵點和支線劇情之外的無形獎勵。
黑客帝國的科技啊。
就人類科技而言,黑客帝國的人類科技也就比現實世界先進兩百年,如果加上智能機械的加成,頂多也就三百年。這是平均數,然而其中有一項科技別說三百年,就算六百年的時間,現實世界也不一定能發展成這樣的程度。
這項科技嚴格來說並不是屬於人類的,而是屬於智能機械的意識虛擬技術。
人類意識是已經快要脫離物質層麵的東西,意識與物質的直接橋梁就是“感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覺聽覺嗅覺味覺視覺等等,人體通過感官搜集外界信息,大腦處理後,意識就可以感知世界的存在。而在黑客帝國中,人類遮蔽了天空以阻擋智能機械獲得太陽能,智能機械卻想出了“種植”人類的辦法,在人類的生命周期內,利用生物發電來維持智能機械的存在。
從電影中的介紹來看,核能隻是生物發電技術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生物發電獲得的能源至少要與核能相當。但這些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必須度過完整的生命周期,就好像電池一樣被製造出來,用完了再扔掉。為了讓所有“電池人”“健康成長”,智能機械才建造了母體,讓人類的意識在母體中生活。當意識認為自己生存在一個正常世界中時,真實世界中被關在培養箱裏的人類肉體也會“愉快”地認為自己生活在正常世界中,隻要供給正常人類必須的物質,就可以一直為智能機械提供能源。
母體這種東西可不是說說就能造出來的,意識虛擬技術絕對是黑客帝國中最具價值的技術。而人類也部分掌握這種技術為了黑入母體的需求比如在黑客帝國中,可以通過腦部的主接口,像硬盤拷貝一樣拷貝無數的知識記憶和經驗,隻需要幾個小時,一個正常人就可以變成精通所有武術和格鬥技巧的大師。再比如對人類自我意識殘留的捕捉。
這就是意識虛擬技術的一個應用,再一個就是虛擬訓練程序,聽起來和汪川目前就擁有的夢境分享裝置功能類似,但其中有一個本質區別夢境是存在於前意識的,夢境中的訓練隻能是在習慣思維方式和適應性方麵進行訓練,而不能進行“學習”。因為一旦開始學習,就意味著要把前意識的一部分內容浮現到意識層麵去,削弱前意識對潛意識的防禦能力。
而應用了意識虛擬技術的虛擬訓練程序則不同,這種程序是作用在意識層麵的,它不僅僅可以完成夢境裏能完成的適應性訓練,同時還可以進行高效率的學習而不必擔心傷害到意識海。唯一的缺陷就在於,虛擬訓練程序的強大與否取決於編程人員,可以說其潛力和價值是能一眼望到底的。即便是有人工智能的輔助,但也不可能隻給計算機提供小學知識的基礎,就讓計算機去得出一個如何造出宇宙飛船的結果。
然而前意識就可以。至於它為什麼可以汪川現在還不知道,但總的來說,意識虛擬技術雖然潛力有限,但其應用範圍廣,限製小。而夢境分享則正好反過來,潛力無限,但限製多,應用範圍窄。
找到先知,弄清自己等人記憶消失的原因是第一要務。想辦法利用分析甚至得到意識虛擬技術,在不清楚主線任務和支線任務的現在,是第二要務。
簡要說明了這兩個任務,汪川三人便各自分開回到了房間。不一會,汪川的艙室門就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