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寧最後一句赤裸裸的威脅,令道格把他一肚子的疑問咽了下去。事實上他的那些問題,也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問題”,隻不過是人麵對自己不願意相信的事物,下意識做出的懷疑和猜測罷了。
他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你們應該都沒學過係統的心理學……我說的簡單一點,人的恐懼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麵,一是孤獨,二是未知,三是死亡。”
“第一個主要是對不具人格的東西產生恐懼,通俗來講就是孤獨,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周圍沒有人格存在會令人感到不安和恐懼,這也是宗教信仰能讓人克服恐懼的原因之一,因為上帝無處不在,所以不具人格的恐懼自然會被消除。”
“第二個不用我多說,你們自己也應該有所體會。至於克服未知恐懼的方法,其實可以說沒有,因為人類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總會有未知在前方等待你。唯一能稱得上克服未知恐懼的辦法,就是令自己擁有對未知的勇氣,或者說好奇,熱情,隨便怎麼樣都可以,總之用另一種比恐懼更強烈的情緒代替對未知的恐懼。”
“第三個就沒有什麼值得說的了。人類不可能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如果真的消除了,恐怕你離死也就不遠了。”
道格說完,看了鍾寧一眼,鍾寧正津津有味地聽著,忽然耳邊沒聲兒了,他下意識地抬頭看向道格:“沒了?”
“沒了。”道格更加無奈地說道:“克服恐懼的心理訓練方法有很多,但首先我要知道你們怕什麼才行,而且事實上……我不認為人類可以完全消除恐懼,就像我剛才說的,死亡的恐懼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消失的,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動力和根本。”
實際上道格不是對恐懼沒有研究,作為一個心理學家,而且還是在兒童福利機構當誌願者的心理學家,麵對過的治療恐懼的案例太多了。但那些大多是有具體恐懼對象的,有原因,有目標,有當事人,還有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熟悉程度。但如果單純問他“什麼是恐懼,如何克服恐懼”這種籠統而且形而上的問題……不論哪個心理學家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恐懼本就是因人而異的,很多情況下還是因為人的不同經曆和記憶導致的,根本就沒有統一的標準。
鍾寧也想到了道格說的最後一句話,因為基因鎖,事實上就是依靠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來開啟的,所以道格說的有一部分至少是真的人類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懼。
不能消除,但能不能忘記?能不能隱瞞?反正“不見”的字麵意思也並沒有說一定要消除恐懼,如果對付的話,隱瞞和忘記也是可以的吧?
鍾寧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了道格。
這個問題,當時汪川倒是沒有提到過,那次道格隻是告訴汪川恐懼的三種來源,以及恐懼不可能完全被消除後,汪川就若有所思地離開了。
“遺忘,嚴格來說也是不可能的……我隻是心理學醫生不是腦科醫生,你說的那種遺忘,在我看來隻有通過強行改變生理結構才能實現。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但當那種東西出現的時候,他就是害怕得要命,然而等那件事一過去,他就又會忘記自己害怕什麼。這種例子有很多。”道格說道。
“至於隱瞞……”他猶豫了一下,然後才不確定地說道:“說真的我不知道那個小女孩是怎麼做到的……洞悉人心,這話連我都不敢說。你們確定她不是單純地製造幻象,隻不過這種幻象是令大多數人都恐懼的嗎?”
道格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鍾寧就想起了汪川給他們講述的劇情。在原劇情中,道格也是在給做心理測試的時候,發現了的真麵目。當時的不僅對他的測試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道格想要旁敲側擊地引導出自己的心理障礙的打算。畢竟一個經常疏導小孩子的心理醫生,旁敲側擊,誘導哄騙之類都是常用手段,卻被毫不留情地戳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