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人們要借助於小旗子來進行通信聯絡。比如,開運動會時,發令員常常要用小旗子與計時員聯係。當你乘坐火車進入車站時,也總會看到車站工作人員拿著紅色和綠色的小旗子在站台上進行指揮。而在戰爭中,打出白色旗子表示投降,插上紅色旗子來表明勝利。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隻,雙方船員會憑不同旗幟組成的標誌,了解對方的意思。像這樣用小旗來“說話”的通信方式就叫做旗語。
旗語同手勢、閃光、煙火等屬於目視通信的範疇。用旗子作為通信工具也是人類祖先的一大發明。
早在2000多年前,北方匈奴不斷入侵,漢王朝為了及時擊退入侵者的侵犯,最快速度地調集軍隊,就用紅布和白布做成族旗(在古書中稱為“表”,作為信號聯絡之用,每當高高的城樓上出現表示緊急情況的旌旗時,遠處的駐軍就趕來接應。這或許是人類最早用旗子通信的方法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國一直沿用著它。
大約在17世紀的時候,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船艦之間為了通信聯絡的需要,就開始使用旗語了。通信時,水手站在船上,手持兩麵不同顏色的小旗子——白的、黃的或鮮紅色的,高高舉起一麵旗子是一種信號,舉起兩麵旗子是另一種信號,如果在空中揮舞,那又是一種信號,這樣利用不同顏色的旗子和不同的動作,就可以傳達各種不同的信息了。有時人們還在船的桅杆處升起五顏六色的旗子,用來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
到了18世紀末,法國人布普在旗語的啟示下發明了一種遠距離通信器——揚旗通信器。這在現代化的通信手段——電信發明以前,要算是一種較先進的通信方法了。
1789年6月,生長在偏遠農村的布普帶著他創造的揚旗通信器,來到了首都巴黎,這個熱情的青年想把自己的發明貢獻給國家,為社會造福。他在巴黎公開地做了一次通信實驗,實驗進行得非常成功,揚旗通信器確實能夠幫助人們遙遠地傳遞消息。但當時的法國革命已經開始,國王和大臣們正在為自己的命運惴惴不安,對這個普通青年人的創造哪裏會放在心上呢?他碰了一鼻子灰,便隻好又回到自己的故鄉,和助手們進一步改進他的通信器。這時,有人懷疑他利用這種方法與革命黨通信聯係,便秘告政府,慫恿一些人把他的揚旗通信器打了個粉碎。但布普並沒有灰心,1792年他重新回到巴黎,經過艱苦的勞動,又製造出一部新的揚旗,並且順利地進行了公開實驗。這時,法國革命已經成功,革命政府就撥出專款幫助他修造實驗通信站。
這種揚旗通信器現在看來並不複雜,它是在一根高高的杆子的上端,裝置上三塊能活動的薄板,每一塊薄板上都係著一條細繩,通訊員握著繩子的另一端進行操縱。隻要牽動細繩,薄板就會隨之改變原來的位置,當三塊薄板同時向各方轉動時,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形狀,形成各種符號了。布普一共設計出196種符號,他用每一種符號來代表一個字母或單字,這樣就可以利用一組組不同的符號來表達不同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