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察者的虛擬世界,不過是一個連接在局域網中的大型遊戲罷了。而通過一係列的複雜手段,隻不過是為了讓傑洛成為其中的玩家。不是通過其他的控製器操縱角色進行遊戲,而是直接成為遊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在投放成功後,其實最跨越性的一步已經完成:虛無縹緲的“意識”被轉換成可以保存修改的“數據”。
一係列的流程後,世界觀察者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數據是可以複製的!
那麼,數據化後的“傑洛”可以複製嗎?
計劃:把“傑洛”複製一份,試著在不同環境中同時對兩個(原文件和複件)傑洛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研究。
……
在虛擬世界這個遊戲裏,觀察者先後建立了三個區域“虛擬戰場”“虛擬訓練場”“虛擬幻境”。“虛擬戰場”是按照曆史上著名的“源代碼爭奪戰”為藍本改造而成;“虛擬訓練場”則是一個類似於“道場”的地方,用於各項數值的訓練以及和模擬角色對戰;“虛擬幻境”搭建的是更為宏大的一片舞台,選用的則是百年前“改造軍團覆滅”事件。
雖然大致的原理往年“係統”都和她講過,但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尤其是計劃實施以後,將傑洛“一分為二”以後。
在傑洛被丟到“虛擬戰場”→“虛擬訓練場”→“虛擬戰場”的循環後不久,觀察者就開始對傑洛的數據進行解析。等條件成熟,可以按最初的計劃把傑洛投入到“虛擬幻境”時,偉大的科研者,觀察者大人就開始作死了。
第一次拷貝複製時,觀察者也有想過在複製過程中直接去掉傑洛所有的記憶,可惜最後得到的隻是一個不會行動的“木偶”。記憶對意識的組成所起到的作用,比一開始想象的要大得多。
由於複製的複雜程度,使得世界觀察者也沒有太多的嚐試機會。第二次複製時,她就采用最基本的“笨辦法”,將被投放到虛擬世界中的“傑洛”完全複製了一次。“複件”的傑洛則被移到了“虛擬幻境”之中。
作為原文件的傑洛依舊按部就班的在“虛擬訓練場”中進行簡單的戰鬥練習。“複件”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不過是觀察者突發奇想的產物,自然怎麼揉捏都沒關係,出了問題大不了直接毀掉。嗯,毀屍滅跡什麼的最喜歡了。(→_→)
等清醒或者說“被啟動”後,複件的傑洛就開始“活”在“虛構幻境”,那個“一百多年前的世界”裏。
硬要說的話,他還活了不止一次。
作為類似遊戲的“虛擬幻境”,作為“玩家”的數據可是極為走心的“死死更健康”。隻要整體的數據沒有受到破壞,再刪除死亡前的記憶。把整個遊(世)戲(界)的“進程”從死亡的瞬間回調個幾分鍾,當然了,整體的數據也會跟著回檔。
簡直和單機遊戲中的“/大法”一般。
而在成功的讓數據回檔了一次後,世界觀察者更是來勁的各種玩:或是提高整體難度,或是強製設計必死局麵。總之就是在進行各種測試,收集數據。
不過在反複的“死去活來”中,也讓傑洛開始感覺到了違和感,記憶的鎖似乎開始鬆動起來了。好在整個大環境都在觀察者的控製之中,每次都有驚無險,傑洛(複件)沒真的發現什麼問題。
相比這個“複件”傑洛,“原文件”那邊的情況就沒什麼了。
除了在訓練場裏進行訓練,或是與各種數據重組出來的角色對戰,剩下的關於“虛擬戰場”的探索了。
“符合時代的所有信息會盡可能的添加到虛擬戰場中。”
“從級開始,每個等級可以以不同的勢力進入虛擬戰場兩次。當訓練達到一定標準時,將會開啟其他虛擬戰役。所有戰役都與赤色戰神有關,若實力達標,可代入‘原赤色戰神’這個角色參與到虛擬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