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老師的孫娃子 做流川楓那樣的人(1 / 2)

公元1986年3月初8,西川省的一個小村子裏,一名嬰兒的哭聲從土磚瓦房裏傳了出來,劃破了清晨的寧靜。一條土路上,一名男子騎著自行車飛速的向這條路上唯一的一間平房靠近,在距離還有一百米的時候就開始大喊:“文老師,文老師,你兒媳婦生了,生了!”

半小時之後,文老師終於出現在了瓦房裏,懷著無限希望,給這個剛出生的孩子起名:文傑。

文老師是村裏唯一的醫生,中專文化,不過文老師和他父親當年還被扣上了“地主”的帽子。

因為祖上窮怕了,文老師父親所以把錢都買了地,而且還都是山上非常貧瘠的地,不過在那個年代,隻要有人想整你,隨隨便便都能找到理由。早些年,文老師也曾被村民們拉上舞台當作地主批鬥過,甚至還因此受了腿傷,落下病疾。他的腿非常的不靈活,半米的距離要分四五步來走。

不過文老師是個醫生,農村現實的求醫難問題擺在這裏,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村民對於他的依賴也是更甚,所以他便成為了村子周圍人盡皆知的醫生了,村民們都尊稱他一聲文老師。

文老師隻有一個兒子,高小畢業。(當年的中學比較少,想讀書又不能上初中的就繼續讀一到兩年等著)

而文老師的大孫子,也就是文傑的哥哥文勇,現在小學二年級了,但是成績根本入不了眼,考試成績總是個位數,這讓文老師急壞了,眼看著這文家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想法設法的讓兒子和兒媳婦生個二胎,所以就有了文傑。

五年之後,土磚瓦房被廢棄了,全家人都搬到了新房子裏住了,這新房子是在原來平房的基礎上加蓋的,雖然是加蓋,但是也仍然是當時非常少見的小樓房了。

這幾年,文家的情況好了很多,雖然文傑的奶奶在他沒出生多久就去世了,但是家裏的情況更是比起以前好了很多。家裏的情況變好了,自然全家人也更疼文傑了,不僅是家裏人疼,來看病的人總是會給文傑帶些糖水果之類的。

不過村民慢慢對這個曾經可愛的小男孩有了怨言。隨著文傑的長大,告文傑的狀也越來越頻繁了。

“文老師,你家文傑把我家的雞放跑了!你管一下子嘛!”

“文老師,你家文傑把我草堆子(稻草垛)點了!我們今年燒啥子嘛!”

“文老師啊,你家文傑往秧田裏丟了好多石頭,我撿了半天才撿完!你好好教育一下!”

“文老師啊,你家文傑把我們家孫女子頭發燒了!天老爺啊,怎麼得了啊!還好沒燒到腦殼哦!你們好好管教一下啊!”

……

文傑的確很聽話,這些錯事也隻做過一次,做到了絕無再犯。他也在這些告狀中慢慢長大。不過他好象是犯錯天才,總是變著法給家裏找麻煩,家裏人每天都會說教,吃飯說,睡覺說,出門說,總之天天都要說幾次才放心。

這些事情總算在文傑上了小學停止了,他現在已經不是當年的小搗蛋了,或許真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做完了壞事,他現在已經不幹那樣的錯事了。但是並不影響他的犯錯天賦的發揮。在學校裏,文傑把他的天賦發揮到了及至,各種各樣的惡作劇層出不窮。可以說是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因為他,甚至還換了兩次班主任。

“報告老師,有人在我的抽屜裏放了一隻癩蛤蟆!”

“報告老師,有人在你背後貼了一張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