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在廣州城內大肆搜捕孫文及其“亂黨”,孫文在廣州城內再也待不下去了,隻得悄悄和陳少白、公韌等坐輪船秘密逃往日本的橫濱,要在中國留學生和華僑中發展力量。臨走時,又派王達延繼續發展三合會的武裝,向一切民間、軍隊、政府中滲透。
橫濱是神奈川縣的首府,日本第二大城市。東臨東京灣,南與橫須賀等城市毗連,北接川崎市。最初,橫濱隻是東京灣畔的小漁村,1859年,橫濱成為自由貿易港,1873年,發展成日本最大的港口,1889年建市。
幾個人在日本橫濱下了輪船,孫文就叫公韌趕快去買份報紙,看看報紙上日本媒體對廣州起義有什麼看法。
公韌買了報紙後,匆匆瀏覽一遍,見頭版頭條上像似有條重要消息,可是看不懂日本字,隻得遞給了孫文。孫文拿過報紙念道:“支那革命黨首領孫逸仙抵日。”公韌眉頭一皺,問:“日本人怎麼寫錯了,應該是造反黨首領,或者是起義黨或者是光複黨,他們怎麼寫成革命黨了?”陳少白也說:“這革命兩字確實是頭一次聽說過。”
孫文笑了:“這革命兩字,日本人確實是創新。不過,中國早就有革命兩字,出自於易經上湯武革命,原意是指政治變革,也可以說,革其王命,王者易姓者叫革命。我看這兩個字甚好,以後咱們的事業就叫革命吧,咱們的興中會就叫革命黨吧!”
陳少白、公韌等幾個人點頭讚同。
幾個人到了位於橫濱市中區的山下町,這裏是一條中國菜館街,叫做“中華街”,還被人稱為“南京街”,中華街是全日本最大的唐人街,有4個區域,共有4個古老的大門,住戶九成是華人。入口處矗立著10米高的牌樓,上麵寫著“中華街”三個大字,大街兩側排列著色彩繽紛的飯店,約有二三十家。菜館分為廣東、江蘇、山東、四川四大菜係,各種中國菜都保持著原有的風味。
這時的日本正處在激烈變革時期,就在這些商業區附近出現了大量的工廠,一排排房頂頃斜的廠房裏,排風扇裏排著汙濁空氣的紡織廠和高高的大煙囪冒著濃濃黑煙的煉鋼廠處處皆是,這裏是旅日華僑最多的地方,據說已有3000多人。
公韌一邊走一邊感歎:“這哪像是日本啊,簡直就像在中國一樣。可惜的是,我們中國卻沒有日本這樣發達,人家都在開紡織廠了,織出了又白又細的洋布,我們卻還在家裏用木頭織布機織又黑又糙的粗布,人家都在開鋼鐵廠了,造出了鋼炮,我們卻在用土小高爐煉鐵,鑄那些又粗又重的鑄炮,真是國不在大小,而在於科學治國。”
陳少白說:“中國也在搞洋務運動,可是要和日本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要這樣發展下去,我看日本早晚要成為中國的勁敵,別看日本國不大,可是和中國比起來,卻是一個強國。”
孫文接著說:“所以說,我們才需要革命,等革命成功了,就要盡快地追趕日本,要是追晚了,怕是追不上了。”
橫濱的教育也空前繁榮,華商投資為中國人辦了個大同學堂,學堂裏全部為中國留學生。
幾個人剛剛進了留學生區,就看到牆上貼滿了“孫文滾回去!”“打倒孫文!”“孫文不能招待!”等大字標語。
一些人看到孫文幾個過來,悄悄議論,然後紛紛躲開,甚至還有人啐口水,扔半頭磚。陳少白怒不可遏,就要追上去和他們理論。孫文笑了笑,擺了擺手說:“不要這樣。誰讓我們既沒人緣,又是敗軍之將,更沒有宣傳陣地呢?”
幾個人在留學生區裏辦了手續,區裏給安排了一間小房。幾個人到屋裏一看,屋裏又是蜘蛛網,又是垃圾,看來是好長時間不住人了,此時外麵下起了大雨,屋裏卻下起了小雨,不一會兒,外頭不下了,可屋裏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幾個人耐著性子打掃房間,竟沒有一個留學生來幫忙,更沒有人來問候,都躲得遠遠的,在瞧這幾個人的熱鬧。
公韌看到孫先生渴了,到鄰居家借點開水,結果砸了一圈門,竟沒有人開門。公韌心裏十分窩火,回來對孫文說:“這些人為什麼這樣落後,他們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孫文笑了笑說:“康有為,梁啟超在這裏的影響太大了,他們自認為是一些正宗的文人,卻把我們看成是一些強盜。不要緊,拾掇完房子,他們不理我們,我們就去看看他們,看看他們究竟在想什麼,幹什麼?”
晚上,孫文、陳少白、公韌到了留學生唐才常的寢室門口。
公韌敲了敲門,屋裏問:“誰呀?”孫文答:“我,孫文,革命黨來拜訪。”屋裏沒了動靜,公韌又在敲門,好一會兒,屋裏一看拗不過外麵,才開了門。開門的是一個二十七八的年輕人,他不胖不瘦,精幹利落,唇下微微留著一縷黑髯,他的後麵緊緊站著一個兩眼戒備,神情緊張的大高個壯漢,手裏拿著一根棍子,看樣子就要隨時準備搏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