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招募的新兵已達到了200人左右,每個人也發給了簡單的裝備,那就是一人一床被子,再就是一個小布袋,布袋裏裝著糧食,算起來每人的裝備也足有30斤重,不用說跑步了,就是拿在手裏,也是沉甸甸的。
馮國璋一聲“開拔!”書辦跑在頭裏,後頭跟著老兵和新兵,順著大道向北跑去。老兵們姿勢端正,整齊劃一,背著行囊,不慌不忙地向前跑去。新兵們就不好說了,跑了沒有2裏地,就開始拉下人了。跑完了20裏地,一個個新兵累得大汗淋漓,氣喘籲籲,200人的新兵,隻剩下了150人。
公韌看了看三合會的人,還好,10個人竟沒有一個人拉下,全跟了上來。
然後是急行軍,老兵新兵們誰也不說話,都在鼓著勁,使勁地往前趕。到了吃飯的時候,夥頭軍埋鍋造飯,糧食呢,當然是從每個人的行囊裏往外倒。吃完了飯,夥夫把鍋一起,背起鍋來就走,新兵們本來還想多休息一會兒,可是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權利,要想休息那隻有被淘汰,隻好又急急忙忙地向前趕去。晚上休息的時候,從隨軍的馬車上卸下來一些帳篷,全是帆布的,5個人一頂,累了一天了,那還有心思說話,支上帳篷,每個人倒下頭來呼呼大睡。
第二天天一亮,小號一響,趕緊起上帳篷,公韌一看,新兵們似乎又少了一些,那是行軍受不了的人,趁夜黑風高,撒丫子溜了。帳篷剛起完,早飯已經準備好了,老兵新兵吃完早飯,隊伍繼續出發。
剛走了一會兒,馮國璋騎馬趕過來,還帶來了一匹空馬,他翻身下馬,對公韌說:“公兵啊,會不會騎馬啊?”公韌說:“會一點兒。”馮國璋說:“那你就上馬吧?”公韌說:“不可,我是個新兵,別的新兵徒步,我為什麼要騎馬?”馮國璋說:“你先騎一會兒,我有話對你說。”公韌隻得翻身上馬,馮國璋也翻身上馬。
隊伍在“刷刷刷”地向前行走,有限的幾匹馬也在“得得得”地發出清脆的響聲,兩旁的樹木在漸漸地向後移動,空曠的田野在慢慢地向外旋轉。馮國璋問公韌:“請問公兵,念過幾年書啊?”公韌說:“回馮總辦,念過幾年私塾。”馮國璋又問:“都好讀些什麼書?”公韌心裏一驚,這馮國璋問的怎麼和孫文問的差不多啊,隻得說:“四書五經不願意讀,好讀,三國演義倒是看了幾遍,孫子兵法的書也讀過一些。”馮國璋的臉色一緩,問:“不知兩軍對陣,敵強我弱,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公韌心裏一驚,這不是馮國璋在考我嗎?是如實地說呢,還是隱瞞一下呢,略微想了一會兒,心裏想道:“怕他做什麼,他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總辦,我就是實話實話,看他能怎麼樣?”公韌說:“孫子兵法上說,戰爭,本來是一種詭詐之術。所以,能戰而示之軟弱;要打,裝作退卻;要攻近處,裝作攻擊遠處;要想遠襲,又裝作近攻;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敵人混亂就要攻取;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敵人兵強卒銳,就避其鋒頭;敵人氣勢洶洶,就設法擾亂它;敵人謙卑就要使之驕橫;敵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勞;敵人內部和睦,就要離間他們。總之,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攻擊,在敵人料想不到的時候采取行動。
以後後人根據孫子兵法又編了敗戰計為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計。不過,這都是一些空頭理論。”
馮國璋來了興趣:“噢,那麼你說說,什麼是比較實際的。”
公韌不慌不忙地說:“兩軍對陣,敵強我弱,種種戰法,層出不窮,最實際的,就是隻要能撤退,就趕緊撤退,以免被敵人消滅,然後再尋找戰機。”
馮國璋再追問:“如果撤退,那又如何破敵?”
公韌說:“運動戰、伏擊戰,或以奇兵勝之。”
馮國璋再問:“你所說的奇兵指的是什麼?”
公韌又答:“奇兵多了,火攻、水淹、地雷戰、疑兵、放毒、牛馬衝敵、化裝襲擊皆為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