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唐才常漢口難決斷(1 / 2)

公韌抄小路避開清軍,在長江上裝扮成一個學生坐船逆流而上,到了漢口直奔英租界內的自立軍總機關李慎德堂。

公韌心急火燎地到了總機關內,見到唐才常正和一幫龍頭們吵吵嚷嚷,議論不休。公韌顧不了許多了,大喊一聲:“唐總司令,趕快救救前軍吧――”一口氣把前軍的情況說了一遍。

眾人聽完了公韌的急報十分焦急,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而唐才常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呆呆地一言不發。楊鴻鈞大腿一拍,喊道:“什麼時候了,還不動手,再不動手,就等著清軍把我們包餃子了。”李雲彪喊:“康有為為什麼還不給我們彙錢,他說的那錢呢?錢呢?”張堯卿和辜天祜也捋袖子伸胳膊,似乎就要衝出去上陣殺敵。

畢永年對唐才常陰沉著臉說:“既然撕破了臉,幹就幹吧!”

公韌這才知道其他幾路軍還沒有行動,對唐才常氣火火地怒吼:“九華山上,200多弟兄的生命危在旦夕,而你們卻在這裏坐山觀虎鬥,這是搞的哪一出戲,再不去救,前軍可就全完了。”

唐才常輕聲問公韌:“你們真沒有接到,讓你們不要行動的命令。”公韌說:“沒有啊,我們什麼消息也沒有得到啊。”唐才常歎了一口氣,說:“我已經派了好幾個人給你們下達命令,叫你們暫時不要行動,有的過不去長江關口,回來了。有的沒有回來,看來是讓清軍給抓住了,怨都怨清軍把長江封鎖得太嚴了。”

公韌不再理會唐才常,對眾龍頭說:“各位龍頭、大哥,我們都是一塊兒出生入死的弟兄們,唇亡齒寒,你們不會見死不救吧。趕快行動吧,別再猶豫了!”

眾龍頭又是一陣騷動,楊鴻鈞、李雲彪、張堯卿、辜天祐幾個吵吵嚷嚷,“總司令,趕快下命令吧!”“趕快發給我們軍餉吧,我們立刻發兵,興許還來得及。”畢永年緊張地看著唐才常,有些著急地說:“佛塵兄,什麼時候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唐才常朝大家作了作揖,眼睛隻看在一個點上,有點祈求地說:“各位龍頭,副龍頭,聽我說一句吧!咱們現在有三難。第一難,康有為的錢遲遲不到,一旦開仗,吃喝拉撒,處處要錢,我兩手空空,上哪裏去籌款?這第二難,張之洞不同於兩江總督劉坤一和安徽巡撫王之春,張之洞早有勤王的意思,已多次和我們秘密聯絡。一旦張之洞和我們聯合起來,勤王必成,一旦和清朝開仗,張之洞這幾十萬人馬也不是吃素的,我們不是拿著雞蛋碰石頭嗎?這第三難,我們集合人馬去打王之春,長途奔襲,不知勝算幾成。況且後方怎麼辦,必然是首尾難顧,顧此失彼?所以說起義時機還不成熟,我勸各位龍頭,稍安勿躁,要以大局為重,再等一等,等一等——”

唐才常這一說,有幾個龍頭連連點頭,可大部分還是拍桌子瞪眼,喊爹罵娘。畢永年嚴肅地對唐才常說:“佛塵兄,看來,你一是指望康有為,二是指望張之洞,我看這二位哪一位也指望不上。先說說這個康有為……”他見唐才常和眾龍頭都在瞪起眼睛豎起耳朵聽他的見解,於是義正詞嚴地說道,“康有為早在海外募得60萬元,可他隻給我們彙來了20萬,梁啟超在檀香山也募得了不少錢,可他沒有給我們寄來一文錢。現在起義迫在眉睫,正是急需用錢的時候,可那40萬就是遲遲不到?”

唐才常說:“我早已催過多次了,他光說寄錢,可就是遲遲不見錢到。”

畢永年冷笑一聲說:“那麼,我隻能說康梁二人,釜底抽薪,擁資擅權。原來,我對二公還抱有一線希望,希望他們能為國為民,做一些貢獻,能以革命或者勤王的大事為重,而放棄一黨的私利,看來我是看錯了人。從今以後,我宣布,徹底和此二人斷絕關係,絕不和他們再有往來。我也奉勸你,趁早從今以後和康有為、梁啟超斷絕關係吧,免得以後為他二人所累。”

唐才常聽到了這些話,臉色略為一變,說:“康有為、梁啟超乃維新前驅,梁啟超又是我的恩師,我怎能欺師滅祖,做這不仁不義之事呢?”

畢永年又是一聲冷笑,說:“革命事大,還是你的黨派之情,師生之誼大?”

唐才常沉默不語,停了一會兒又說:“不管怎麼樣,康有為、梁啟超二位先生聽候皇上旨意是對的。作為我來說,堅決聽從二位先生的差遣也不錯,這個大方向是萬萬不能改變的。”

畢永年又是一陣冷笑,譏誚地說:“這麼說,你原來的明則保皇,暗則革命的話不是真話,你的真實目的是假借革命之虛而施保皇之實。”畢永年鼻子哼了一聲又說:“真怨我當初瞎了眼,沒看出你的廬山真麵目。”說完了這些話,畢永年右手從腰裏抽出了一把短刀,左手扯過一縷衣角,用刀一劃,那縷布巾被割斷抓在手中,畢永年朝地上一拋說:“咱倆的關係從此一刀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