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縣的大嶺子山,離上栗市也就有20裏地,山中青山綠水,鬱鬱蔥蔥,道路曲折,曲徑通幽,竹林深處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廟,正是坑慧曆寺。這寺廟曆來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廟堂裏終日香煙繚繞,煙霧騰騰,燒香的,還願的,一撥接著一撥,真是比那集市上還要熱鬧。
自從德模主持和100多和尚加入洪江會後,這裏的人更興旺了,不過除了和尚和香客以外,又添了不少洪江會的弟子。
龔春台、公韌、唐青盈和魏宗銓等人看到這裏地形極好,幹脆把洪江會的第一路、第二路機關也搬到了這裏。唐青盈每天早早起床,和洪江會的弟子們一道習刀練槍,交流武藝。第一、二兩路碼頭官就在這裏設立神壇,舉行入會儀式。
每天上午10點左右,一群群像是香客的人在一個殿堂外靜靜等候,他們一個個被叫到了殿堂裏,由碼頭內的旗官一一介紹情況。碼頭官用心聽完情況後,點頭應充或者搖頭不同意。不同意的人就被趕出殿外,而留下來批準入會的人則感到分外高興,精神振奮。
批準入會的人再進入一個內殿,殿堂中央的香爐裏點著三縷香火,香煙徐徐而上,陣陣清香,濃鬱的香火味溢滿了整個廳堂,香火的上邊供著劉備、關羽、張飛的像。入會的人站成一排,殿堂的大門“吱呀——”一聲關上了,使整個廳堂裏顯得更加陰暗神秘,莊嚴肅穆。
旗官端來了雞血酒,分給了每個入會的人每人一杯。碼頭官率先跪下,然後撲通撲通跪倒了一大片。碼頭官領頭宣誓:“誓遵中華民國宗旨,”新會眾跟著喊道:“誓遵中華民國宗旨,”碼頭官又說道:“服從大哥命令,”新會員又念道:“服從大哥命令,”碼頭官再說道:“同心同德,滅滿興漢,如渝此盟,人神共殛。”新會員齊聲說道:“同心同德,滅滿興漢,如渝此盟,人神共殛。”新會員宣誓完畢後,碼頭官一聲令下:“幹――”眾人把血酒一口喝幹。
碼頭官又宣讀口號為:“六龍得水遇中華,合興仁義四億家,金相九陳王業地,烏牛白馬掃奸邪。”又宣布了內口號為“同德”,外口號為“擒王”。
接著由文案和旗官發給每個入會者布票一張,票麵上橫書“還我河山”,左書“忠孝仁義堂”右書第幾路第幾號,中書會友姓名,票底另有四句話,寫著:“一寸三來二寸三,六龍得水遇奇奸,四五連一承漢上,全憑忠孝定江山。”
從這以後,入會者就根據碼頭官的命令,在自己的那一路參加活動。
坑慧曆寺外,30多個和尚手執大刀、長矛、棍棒在執勤放哨。寺內,30多個和尚在打掃庭院,拔草灑水,殿堂內,剩下的一些和尚在敲梆打坐,背誦佛經。
德模和尚又講佛經故事:“過去賞彌國有一位國王,名叫長壽王,他的鄰國波羅奈國的大王名叫梵豫王,兩國經常發生戰爭。長壽王心中就這樣想:‘我要勝他,他要勝我;我要加害他,他也要加害我。他為著要侵吞我的國土,使他和我的民眾受苦,這是多麼不值得?他既是要我的國土,那麼讓給他,不要再讓我們的人民受苦。’
長壽王就叫大臣把國事交給梵豫王管理,自己帶領王後太子坐著車子,走向別的王城,隱藏起自己的身份。過了一段日子,他改名換姓,穿起平民的服裝,又到梵豫王管理的國家中生活,他研究學問,學習技能,走遍各大都市,和顏悅色的用音樂舞蹈娛樂各地民眾,把自己的太子寄給別人養育。
後來,梵豫王得到情報,知道長壽王改名換姓潛居於自己的城中,他即刻下令把長壽王逮捕,一般民眾看到長壽王被捕都悲不成聲。長壽王的太子名叫長生童子,寄養在別處,聰明伶俐,通達百藝,聞悉父王被捕,他化裝成樵夫,前來探望父王。長壽王見到自己的孩子,像沒有發生什麼似的對他說道:‘忍!忍!這就是孝道!不能結怨的因果,要緊的是行慈悲的大願。含凶、懷毒、結恨、惹怨,種下萬載的禍根,這不是我的孝子。你應該知道諸佛的慈悲,包含天地之間,仇人都是平等。我尋道問真,舍身救眾,尚且怕不能獲得孝道,假若你來為我結怨報仇,行著與我相反之道,我無論怎樣也不能準許你有如此的存心。你要記好我的話,你應該做我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