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 河口炮台熊通起義(1 / 3)

4月30日,河口起義在黃明堂、關仁甫、王和順的領導下爆發了,而且起義在初步階段還相當順利。

30日淩晨2時,黃明堂率領一部分革命軍猛撲雲南河口,清軍防營中本來有一部分革命黨,乘機響應。城內警察聞訊,也將警察局長殺死後起義。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河口落入了革命黨人手中。原駐城內的巡防營管帶岑得貴率殘部退入炮台,並同炮台守備王玉藩合兵一處,並力守禦。

當天上午9時,革命軍向炮台發動猛攻,清軍的一個統帶黃元禎部也反戈助戰,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王玉藩親自督促部下堅守炮台,一直打到下午4時,炮台裏的傷亡越來越多,漸漸支持不住。

王玉藩想有一個喘息的機會,就派人打著白旗到了革命軍隊伍裏,找到黃明堂說要投降。黃明堂懷疑王玉藩有詐,但又一時攻不下炮台,乃派了王槐廷領著2個革命軍和1個法國人一塊兒到炮台商議投降事宜。

王玉藩本來就沒有誠意,4個革命軍到了炮台後,王玉藩說要革命軍先停止進攻兩天,炮台整頓好了後,然後再投降。王槐廷一看王玉藩根本就不想投降,大聲斥責他沒有誠意,革命軍會立即進攻。王玉藩大怒,抽出刀來,斬殺了王槐廷,並把其他3個人都抓了起來,並叫炮台清軍立即轟擊革命軍。而這時的清軍本來就士氣低落,不願意再打了,看到王玉藩出爾反爾,又斬殺了革命軍來使,更是對王玉藩不滿。

一個叫熊通的下級軍官找到王玉藩說:“這仗我們不能打了,再打下去,我們都得完蛋,投降算了。”王玉藩一聽大怒說:“你想投降革命軍,這還了的,來人,給我綁起來。”眾士兵都向著熊通,沒有人動手。熊通拔出了手槍說:“王守備,為了弟兄們,可別怪我不客氣了。”說完,擊斃了王玉藩,岑得貴來勸止,也被熊通擊斃。熊通接著叫部下掛上白旗,宣布起義。

至此,河口地區和炮台全部落入了革命黨手中,豎起了青天白日旗。在起義中,革命軍共繳得槍支1000支,子彈除隨身所帶的以外,還有貯存在庫裏的7萬餘發。

黃明堂攻占河口後,立即貼出安民告示,宣布軍隊紀律。他還以中華民國軍政府的名義,向全國發布預先擬就的宣言,宣言上說:“本軍政府欲推倒現今之清政府,建造社會的民主國家;同時,對於友邦各國增進友誼,以維持世界之和平,增進人類的幸福。”宣言一麵規定:“在軍政府占領地內之一切外國人民財產,一概保護之;”“在軍政府占領地內,外國人於條約上已得之權利皆繼續有效力。”另一方麵又宣布:“外國人若有援助清政府妨害國民軍者,國民軍即將其認作敵國;”“外國人若以戰爭用品接濟清政府,則國民軍立即沒收之。”

同盟會原定計劃,在占領河口後要迅速向蒙自、昆明推進。但是,河口初步占領後,因糧食缺乏不好籌措,民事政治又比較紛亂,因此黃明堂不能按預定計劃迅速進取蒙自、昆明。直到5月4日,王和順才開始督兵沿鐵路向北進攻。

起義軍的進攻,最初發展比較順利。清軍黃元禎歸降後,就致函駐防於滇越鐵路的黃茂蘭,李蘭亭,勸他們歸附革命軍。黃茂蘭、李蘭亭部已經幾個月不發餉銀,士兵們隻能依靠搶劫和挖野菜度日,一聽說革命軍發餉銀,立即表示願意起義。不但黃茂蘭、李蘭亭部願意起義,很多清軍隊伍也主動和革命軍聯係,隻要革命軍發餉銀,就來加入革命軍。

5月7日,革命軍沿鐵路線推進,黃茂蘭率領全營歸降。於是,分兵三路進兵,一路攻蒙自,一路攻開化,一路攻蠻耗。革命軍到了南溪時,清軍守將胡華甫、王玉珠各率所部一哨前來投降。關仁甫率眾趕到蠻耗,同清軍管帶柯樹勳部相遇。清軍不戰自潰,投降的有數十人。駐霸灑管帶李開善也率眾投降革命軍,鐵路駐軍李蘭亭也率部投降了革命軍。

軍事形勢越來越有利於革命軍一方。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候,革命軍的餉銀又發生了困難。革命軍的主力全是由降兵組成,而降兵的動力主要是由金錢和糧食來支撐,一旦糧餉發生了困難,黃明堂立刻就指揮不靈了。

這時清朝政府也抓緊調兵遣將,雲貴總督錫良聽到軍情警報後,立刻命令提督白金柱率兵10餘營前來圍剿革命軍,並向貴州、四川、廣西三省求援。三省的清軍蠢蠢欲動,積極準備進攻革命軍。

這時候河口起義軍處在了外有強敵,內部起義軍難以控製的危險局麵,作為黃明堂的威信和能力,已經很難擔任起指揮河口的起義重任了。孫中山在這危急時刻想到了黃興,電令黃興為雲南國民軍總司令,節製河口起義軍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