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回 蔡濟民鼓動29標(1 / 3)

大約在晚上9點鍾的時候,楚望台北邊一陣子紛亂,有士兵來報告說,右旗第29標在蔡濟民的帶領下,有20多人前來響應起義。

熊秉坤、公韌和吳兆麟聽了大喜,趕緊到楚望台北邊來迎接義軍,雖然29標來的人數不多,但是兩支隊伍會合在一起,那也是軍心大振。

原來晚上7點左右,武勝門外火光衝天,工程營內槍聲大作。蔡濟民知道起義已經開始,立即帶領巡查隊集合站隊,帶著這支隊伍在營房內轉了好幾圈,並且讓士兵大呼:“革命黨起義了,火速打開軍械庫取出彈藥,到楚望台集合。”“革命的同誌們,趕快行動起來,打倒清政府,建立共和。”“全城都起義了,快快行動啊。”並不斷地朝天開槍,督促各部起義。

聽到巡查隊的鼓動,革命同誌紛紛出來聯係。蔡濟民看到鼓動的差不多了,讓29標的革命黨人繼續在後麵組織起義,自己先帶領著這支巡查隊向楚望台衝去。

29標第3營留守隊官胡效騫平時即向往革命,這時候看到蔡濟民到處鼓動起義,也不禁動了心,就出來觀看動靜。3營的革命代表杜武庫、陳人傑找到了胡效騫,動員他說:“第2營都起義了,咱們都是漢人,為什麼不跟著起義。你就是不起義,以後也脫離不了幹係,還不如一塊兒反了算了。”

胡效騫還是有點兒猶豫,說:“不知道士兵們怎麼想的,是否能和我們一塊兒起義。”

杜武庫拿過哨子一吹,第3營的200多個士兵紛紛往這裏跑來集合,一邊跑,一邊喊:“革命啊!革命啊!”“造反了!造反了!”胡效騫看到這種情景,堅定了信心,答應和杜武庫、陳人傑等革命黨一塊兒起義,於是把隊伍也帶到了楚望台集合。

楚望台的熊秉坤、吳兆麟、蔡濟民和胡效騫還沒說上幾句話,又聽到楚望台北邊一陣嘈雜。有士兵來報告說,右旗第30標的革命士兵150人,在吳醒漢、彭紀麟、馬明熙的帶領下,已經來到了楚望台,參加起義。聽到了這個好消息,楚望台的革命士兵又是一陣熱烈的歡呼。

10月10日早晨,30標和29標在同一操場操練,忽然張彪派衛兵數人將張廷輔撲去。30標和29標的革命同誌看到這種情況怒不可遏,恨不能立即摸起槍起義。收操回營後,都紛紛傳說著,武昌小朝街失事,張廷輔全家被捕獲,清軍大肆搜捕革命黨,彭楚藩、劉複基、楊鴻盛三英雄壯烈犧牲,其餘機關人員逃散等消息。麵對這種嚴峻形勢,清軍又嚴禁各營官兵互相往來,革命黨人消息不通,都處在時刻擔心被清軍捕去的誠惶誠恐之中。

10日上午換班時,正好是29標蔡濟民帶領巡查隊值班,30標第1營吳醒漢也帶領巡查隊巡查,30標第2營是徐達明在門口值班。3個人均站在營房門口麵麵相覷,情緒低落,欲言又止。

過了一會兒,吳醒漢快走幾步,和蔡濟民同行,徐達明也急步趕了過來。蔡濟民低聲問吳醒漢:“怎麼辦?”吳醒漢果斷地說:“死中求生,非幹不可。”蔡濟民說:“今天下午3點點名時先幹起來,你先率30標1、2、3營同誌,占領楚望台軍械庫,我帶領29標第1、2、3營進攻督署,工程營、炮隊我派人去通知,同時起義。”說完,各回本營,告知革命同誌準備起義。

3點時各標沒有出操。晚上7點鍾時,忽然聽到工程營內槍聲大作,29標30標的守衛士兵也紛紛開槍。30標第2營後隊代表彭紀麟吹響警笛,大呼站隊,革命士兵們各執武器在手,紛紛爭著站隊集合。第1營吳醒漢也吹響警笛,大呼站隊集合,而這時營長郜翔震卻拿著手槍,站在士兵旁邊大呼:“第1營不許站隊,不許外出,誰要違反命令,嚴懲不貸!”

由於第1營旗兵和漢兵各占一半,而漢兵也不都是革命黨,形勢霎時緊張了起來。

吳醒漢帶領著臨時召集起來的漢人隊伍,慢慢地靠近了郜翔震,向他聲色俱厲地說:“你的命令當然要服從,但是你沒聽到槍聲嗎?我們不能不整頓隊伍,配上子彈,以防不測。”

郜翔震大聲地說:“我問你是不是革命黨?”吳醒漢嚴肅地說:“我首先是個軍人,軍人首先是要自保,要是別人向我們進攻,我們沒有準備被打垮了,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郜翔震聽到吳醒漢說得有理有據,低著頭不再言語了。

吳醒漢立即命令革命士兵,衝入軍械庫,並派4個人把守住大門,將庫裏所有的子彈發給漢人士兵。後麵的旗兵也不少,他們一粒子彈也沒有得到,但是他們弄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沒人敢來要子彈。

吳醒漢在飯廳裏整頓隊伍,衝出來後,和第2營第3營的革命士兵會合在一起,向營房門口衝去。這時候,營房大門口發現了一隊旗兵,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挨一個地手舉步槍,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這邊的革命士兵。

這邊革命士兵也紛紛拉動槍栓,朝那邊瞄準,就等著一聲令下,進行攻擊。彭紀麟緊張地問吳醒漢:“怎麼辦?咱們隻有一鼓作氣衝出去!沒有別的辦法。”吳醒漢略微一考慮,說:“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沒時間和他們糾纏。走!”

吳醒漢在前麵帶領著這支隊伍,迅速向後轉,到了營房的側麵。這段牆頭比較矮,牆磚早已腐朽不堪,整堵牆顯得凸凹不平,鬆鬆垮垮。吳醒漢找準了一個點,指著它大喝一聲:“就在這裏,推倒!”

10多個士兵立刻撲上去,用手附在牆上,更多的士兵擁上去,把手放在他們的肩膀上,身體靠在他們的身上,後麵是更多的士兵。這100多個士兵組成了一個堅強的整體,一個接一個地往前傳遞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