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回 邱文彬炮擊敵軍艦(1 / 2)

漢陽與武昌隔江相望,有全國最大的鋼鐵廠、兵工廠和一些附屬工廠,全國新軍的絕大部分槍炮子彈都是由漢陽兵工廠生產的。

瑞徵逃到了楚豫兵艦後,派遣建威、湖隼兩艘魚雷艇在漢陽附近遊曳,以增強保衛漢陽的海軍力量。他想,隻要兵工廠能保住,清軍仍然可以從容地進攻武昌,而武昌沒有了軍火供應,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戰爭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漢陽駐軍是第42標第1營,該營防守漢陽兵工廠和鋼藥廠,營部設在兩廠之間的龍燈堤。第42標的革命組織是文學社第四支部,胡玉珍為正代表,邱文彬為副代表。10月6日的起義計劃,42標也分配了任務,但是10月9日的臨時決定,該營卻未得到通知。

10月10日早晨,胡玉珍上街買菜,借著這個機會到了漢口交通處範明山處,正好碰到王憲章逃到此處。王憲章告訴他,革命機關已被破壞的詳細情況,並反複囑咐胡玉珍,不管形勢怎樣,應立即準備起義。

胡玉珍回到營房後,因買菜超過時間,被值日官宋錫全抓起來,罰其禁閉1個月。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胡玉珍趁著看守他的人睡著了,悄悄從禁閉室裏的窗戶裏爬了出來。他到了營房裏,找到了革命黨人營部司書王纘丞,告訴他機關已經被破壞,按照文學社王憲章的指示,革命黨人應該迅速舉行起義。王纘丞立刻把王憲章的指示通知了革命黨人邱文彬。

10月11日,革命黨人李金山從營房外回來說,武昌的輜重8營官兵露宿在漢陽。大家議論了一番,都感到奇怪,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露宿街頭?下午2時,又聽說輜重8營到兵工廠索要槍支,這下子革命黨人更奇怪了,也不知道輜重8營要槍支是什麼意思。

根據這種種跡象表明,武昌一定有什麼重大的變化。邱文彬和一些革命黨人商量了商量,決定叫王纘丞利用他是營部司書的便利條件,托從漢口來送公文的革命黨人袁金聲到武昌去打聽一下情況。袁金聲下午4點回來時說,武昌漢陽門緊緊關閉,守城的士兵都左臂纏著白布,城牆上到處都插著白旗和九角十八星旗。來來往往的人都說,革命黨起義了,清政府垮台了。

眾人這才知道,武昌起義已經成功,大家歡喜若狂,紛紛互相慶賀。王纘丞又去找宋錫全,叫他放了胡玉珍。宋錫全也知道了武昌已經起義,漢陽朝不保夕,哪裏還有心再這麼認真,也就送了個順水人情,放了胡玉珍。胡玉珍出來後,立即和同誌們策劃起義,並和武昌、漢口及時取得了聯係。

10月11日晚10點,胡玉珍朝天鳴槍三聲,右、後兩隊的革命黨人按照預先的約定,迅速召集士兵跑出宿舍到操場集合。營管帶汪炳山嚇得沒敢管,帶著自己的細軟金銀趕緊逃走了。士兵們一看汪炳山逃跑了,逮住了隊官宋錫全,非要他當指揮官不可。嚇得宋錫全說:“我不行!我不行!造反可是要殺頭的,不要逼我,不要逼我。”眾士兵說:“你不想當不行,非得讓你當指揮,非得拉著你造反不行。”

駐兵工廠的左隊,由邱文彬鳴槍集合,並馬上在漢陽的戰略要地龜山布置哨兵,並把3尊大炮架於山頂上。駐鋼藥廠的前隊由戈承元、張大鵬帶領,驅散廠警後,以一小隊士兵占領了漢陽西麵的製高點黑山,並朝天鳴槍,以示起義。由武昌逃來的清軍輜重8營殘部見漢陽已經兵變,急忙逃往了漢口。

10月12日清晨,清方的一艘軍艦,滿載著武裝士兵,從漢口劉家廟往龜山徐徐開來。當時,邱文彬正在龜山上,一看到敵船到來,當機立斷,立即命令龜山上的3尊大炮開火,隆隆的炮聲立即在江麵上激起了一串串的衝天水柱。

船上一看龜山發炮,弄不清漢陽已經起義,有的打旗語向龜山詢問情況,有的搖炮準備射擊。突然,一顆炮彈擊中了船尾,船上的士兵死傷一片,敵艦這才知道漢陽已經兵變,急忙避開龜山,往下遊逃走。原來,瑞徵不放心漢陽兵工廠的安全,這次想要增加兵力,沒想到來晚了一步,白白挨了革命軍的一頓炮彈。

革命軍當日檢查兵工廠,統計兵工廠共有快槍8000餘支,半成品11萬餘支,子彈200餘萬發,五生七的過山炮56尊,鋼炮108尊,裝成的炮彈3萬發。漢陽兵工廠接過來後,革命黨迅速組織生產,它為陽夏戰爭和江西、湖南、四川革命黨提供了巨大的軍火支援。

漢陽隔著一條襄河就是漢口,古代稱夏口。漢口有各國的租界,商業繁華,工廠眾多。清政府在漢口設漢黃德道兼江漢關道,湖北巡警道也設在漢口,漢口地方行政則有夏口廳同知,隸屬漢陽府。駐軍則有第42標第2營,駐紮在漢口居仁門。

第2營的士兵大部分參加了文學社和共進會,士兵有很多人都剪掉了辮子,標統張永漢雖然表麵上不加幹涉,但暗地裏卻在調查革命黨,不斷地向協統黎元洪彙報。10月11日上午,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了漢口,2營的革命代表趙承武和本營的同誌商定,想和漢陽同時起義,湊巧下午5時1營的胡玉珍來了,兩人商定,晚上10時舉行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