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湯化龍與其留學日本的朋友黃中愷、胡瑞霖、舒禮鑒一起到了谘議局樓上。湯化龍對看守黎元洪的士兵說:“你們下去吧,我們找黎都督有點兒事。”那幾個士兵一見是總參議長湯化龍發話了,隻好躲到了一邊。
湯化龍看了看屋裏沒有外人,就對黎元洪輕輕地說:“我們見到都督每天和坐監獄一樣,心裏很不是滋味。好歹也是個都督呀,他們怎麼能這樣對待你呢?”
黎元洪不知道湯化龍葫蘆裏賣得什麼藥,看了湯化龍一眼,默然不語。湯化龍又說:“我們這些人都是文人,常言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我們都仰慕都督的威名,你如果需要我們幫助的話,我們一定盡力。”
黎元洪看到湯化龍不像是有什麼惡意,於是試探著說:“我是個武人,不懂政治和民間的這些事,這次革命又很倉促,其中有很多事,我也理解不了。你們這些人年輕有為,都是湖北的優秀分子,希望你們能幫助我,一塊兒革命。”
湯化龍馬上說:“如果都督用得著我們的地方,我們一定效力。如果咱們同心協力,革命一定成功。我們知道黎都督這時候最需要的是朋友,如果有什麼為難的私事,交給我們辦就是了。”
幾個人越談越投機,不禁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湯化龍歎著氣說:“我看都督隻是個傀儡,其實一點兒權力也沒有,所有的權力都操在那些人手裏。”湯化龍嘴一撇門口,一個暗示。
黎元洪也耷拉著腦袋說:“唉……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我還能不明白嗎。可是咱手裏,沒有……”黎元洪拍了拍槍,意思是不掌握著軍隊。湯化龍話頭一轉說:“我有一個辦法,能讓都督威信大增,掌握實權。”
黎元洪心裏一驚,可是表麵上仍然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說:“那是幹什麼呢?可別鬧出什麼亂子來,一旦鬧出了亂子,我的罪名可就大了。”
湯化龍說:“我說的這個辦法,保準出不了什麼亂子,而且他們還挺高興。”說著悄悄地在黎元洪的耳朵邊上嘟噥了幾句。黎元洪聽了心裏非常高興,連聲對湯化龍說:“好!好!不管成也好,不成也好,我黎某人可是一輩子也不會忘了你啊!”
湯化龍利用總參議長的地位和名聲,和那些親信議員在軍政府內到處製造輿論,說武昌起義乃是順應天時,是湯武革命,但是沒有舉行隆重儀式,無法昭示光複大義,不能號召天下民眾。
一時軍政府內議論紛紛。
湯化龍又找到了蔡濟民,敘說了自己的意見。
蔡濟民問:“你的意思,該怎麼辦呢?”湯化龍神采飛揚地說:“我看應該擺設壇場祭祀天地祭祀祖宗,這樣造成一種天意,讓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接受,隻要人心都向著軍政府,革命就一定成功。這比印幾千份報紙的影響要大得多。”
蔡濟民問:“那麼,讓誰去接受天意呢?”湯化龍馬上說:“那當然是黎都督呀。”蔡濟民苦笑了一聲,說:“你認為合適嗎?”湯化龍說:“都督是軍政府裏最高軍事長官,他不接受天意,誰又能接受天意呢?”
蔡濟民搖了搖頭,說:“你呀你,頭腦太簡單了。我認為不妥!”
公韌聽到了湯化龍和蔡濟民的這番話,馬上氣呼呼地說:“黎元洪算什麼玩藝,他有什麼資格接受天意?”唐青盈也插嘴說:“說不定哪天惹得我不高興,一槍就把這個混蛋給崩了。”
蔡濟民對湯化龍不冷不熱地說:“我們讓黎元洪當都督是有條件的,是看上了他的名聲。他的名聲現在已經越來越響,還用我們再給他拔高嗎。”蔡濟民說完這些話不再理會湯化龍,隻顧忙自己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