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武和方維被害後,全國震動,紛紛來電質詢袁世凱和黎元洪,由於孫中山和黃興對袁世凱還抱有一絲幻想,所以表現出了容忍和退讓的態度,致使袁世凱和黎元洪對革命黨人更加有恃無恐地舉起了屠刀。
1912年9月,革命黨人顧斌、羅子達等人來到了湖北發動軍隊,以反對黎元洪的血腥統治,他們的鼓動,很快引起了駐紮在城外的南湖馬隊官兵的支持。不料,消息泄露,24日,黎元洪派憲警包圍了城內準備起事的革命機關,捕獲了顧斌、顧開文、羅子常、羅子達等10餘人,連夜處決。
深夜1點鍾,南湖馬隊中的革命黨人知道城內機關被破壞的消息後,決定立即起義。1個標的起義官兵衝到了中和門時,遭到了預先埋伏的敵人前後夾擊,激戰3小時,義軍陣亡200多人,餘眾潰散。第二日,黎元洪大肆屠殺南湖炮隊的革命黨人,死者在千人以上。
1913年3月,上海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宋教仁謀殺案。孫中山從這個事件中猛然醒悟過來,積極準備用武力討伐袁世凱。孫中山、黃興派人遊說黎元洪,希望他至少保持中立。而這時的黎元洪卻十分堅決地擁護袁世凱,以“破壞共和”的罪名討伐孫中山和黃興。
黎袁的進一步勾結,使湖北的革命黨人更加明確地把反袁和反黎結合起來。他們組織改進團,推選季雨霖、蔡濟民、詹大悲、吳醒漢負責,準備舉行起義。6月25日,改進團舉行了起義,但是很快被黎元洪派兵鎮壓了下去,季雨霖、詹大悲、蔡濟民、吳醒漢等領導人逃往上海和湖南。
這一次軍政府各界革命黨、知名人士被屠殺了300多,軍法處的監獄囚犯增加到了1000多人。同年9月,由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也已經失敗。
雖然黎元洪為袁世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袁世凱對握有兵權的黎元洪仍然不放心。1913年11月,袁世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段祺瑞到漢口“勸駕”,脅迫黎元洪離開湖北到北京“做官”。
黎元洪實在不願意去,他知道沒有了兵權就沒有了一切。12月8日,段祺瑞突然光臨黎元洪的“寒舍”,要和他一塊兒北上。黎元洪沒有辦法,隻好邀集左右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決定讓都督府參謀長金永炎代理都督,並表示盡可能早回湖北。
9日黎元洪坐在火車上,車行駛到了半路上,總統就發布了命令,令陸軍總長段祺瑞代理湖北都督。黎元洪到了北京後,雖然袁世凱給了他1萬元的月薪和2萬元的車馬費,但此時的黎元洪早已成了袁世凱的政治俘虜,飽嚐了螳螂撲蟬,黃雀在後的惡果。
武昌城裏使大家高興的是,這時候的唐青盈和西品,已經每人抱著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嬰,一個5個多月,一個8個多月。公韌的孩子起名叫民權,韋金珊的孩子起名叫民生。
可是接下來,公韌的家裏似乎有些不大太平,首先是失了一次無名大火,燒壞了家裏的東西倒是小事,可是差點兒燒著了民權,孩子是兩口子的未來和希望,這叫公韌和唐青盈確實嚇得不輕。
等事情平息下來,公韌對唐青盈說:“你說怪不怪,我平常挺注意的,怎麼會失火呢!是不是我以前發的誓應驗了,就是沒有化作齏粉,老天爺也要燒死我呀!”
唐青盈抱著民權,搖晃著,撇了撇嘴說:“看你說的,虧著你參加了革命這麼些年了,是一個老革命黨,怎麼還信這個。”
公韌皺著眉頭說:“雖說是不信,但是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失火呢,這叫心裏確實是不大踏實,所以老和個事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