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機緣巧合(1 / 1)

第二天清晨陽光明媚,楊蘭或許好久都沒睡過這麼舒服的覺了,好久沒有把起床當作一件輕鬆愉快的事了,好久沒呼吸這麼新鮮的空氣,沐浴這麼溫暖的陽光。“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霧霾就是好哇!”楊蘭感歎一聲,用過早飯,楊蘭在著村子裏逛一逛,一出門發現好多小孩有說有笑的搬著自家板凳,成群結隊地朝村口方向走去,楊蘭也很好奇,也隨著他們一起去看看。走到村口發現原來是老大爺,老大爺好像在講故事,楊蘭也被吸引住了站在旁邊聆聽著,一直到中午這個故事才講完,雖然老大爺的語句沒有什麼修辭,每一句都很平淡,但這有關抗戰的故事卻讓人心潮澎湃,每個人聽的都是津津有味。講完了,小孩們又搬著凳子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回家吃飯。楊瀾在吃中午飯後洗碗時,問了問老大娘這件事,老大娘笑著說“老倔頭就是喜歡給村裏的孩子講抗戰的故事,之所以叫他老倔頭啊,就是因為覺得他年紀大了天天這樣講故事身體吃不消,可是勸也勸了說也說了,他就是不聽,他告訴我這樣一直講就是讓子孫後代明白新中國來之不易,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要愛國,要學習這種精神,要弘揚這種精神。”洗完碗楊蘭就坐這裏的最後一班車走了,走的時候她抱了抱大娘說“謝謝”,這也許是她說的最承重的謝謝,她也對大爺說了聲謝謝,這聲謝謝是大爺讓他明白了生活得不一樣的意義。楊蘭坐在客車上,走著崎嶇的山路,她突然想到了:主編讓我找有關愛國的題材,我可以將早上聽的老大爺講的故事作為題材寫下來,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聽到這個故事。楊蘭滿懷期待的離開了東北飛往上海,這次旅行她不僅僅隻是完成了工作,也讓她感受到也許許多人和她一樣,一直忙忙碌碌的生活著,讓他們漸漸忘記了情,他們變得像行屍走肉,他們需要靈魂的呼號來喚醒他們。她可以通過書來使人們明白我們的先輩們的精神,一種在逆境中向上的精神,一種對生活充滿樂觀的精神,讓那些在絕境的人們振奮起來。

小說的名字就叫做《靈魂的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