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ET大暢想——見證外星人存在(2 / 3)

一些不明飛行物研究學者分析說,如果將來有某一外星種族入侵地球,那肯定會是爬蟲型外星人。無神論者布賴恩·鄧寧在《洛杉磯時報》上憂心忡忡地警告說:“一名地球物理采礦工程師在洛杉磯發現了地下迷宮,這是先進的蜥蜴人所建立的地下城,這些蜥蜴人在約5000年前為了逃避地表災變搬遷到了地下。”

同人類最相像的外星人——北歐型外星人

北歐型外星人又被稱為雅利安型外星人,從長相上來看,“他們”同地球上的北歐人或雅利安人極為相像。

北歐型外星人普遍白皮膚,嘴唇蒼白,頭發呈淺色或白色。有一些目擊者報告說,“他們”擁有引人注目的藍眼睛,有些目擊者也遭遇到過眼睛顏色為粉紅色、紅色、黃色、綠色或紫羅蘭色的北歐型外星人。偶爾有幾個案例表明,北歐型外星人的眼睛有點兒類似“小灰人”,又大又歪斜,或是全黑的大眼睛,缺少虹膜和鞏膜。不過,絕大多數的報告案例都證明,北歐型外星人很高大,有1.2米~6.0米,輪廓優美且很吸引人。從出現比率來看,北歐型外星人男性要比女性多。

北歐型外星人又分為昴宿星人和金星人兩種,近40年來,很多研究人員都表示北歐型外星人來自昴宿星團。昴宿星團位於金牛座,距離地球約400光年,在昴宿星團一顆名叫依拉的行星上居住著昴宿星人。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北歐型外星人來自金星。並被認為在神話中統治地球的女神薩納特庫馬拉,其實就是北歐型外星人,她在1850萬年前和一些北歐型外星人從金星來到地球。

高大白人型外星人

高大白人型外星人有1.8~2.2米高,體格看上去很瘦弱。皮膚蒼白,從外形上來看,“他們”同人類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差別。高大白人型外星人的壽命比人類長10倍,“他們”沒有地球上的“年”的概念,換算成地球標準,“他們”視400年為一個人生中間線,“他們”在大約800歲時會死於器官衰竭。從多方麵來看,高大白人型外星人的身體結構同人類相似,也就是說,“他們”是雙足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有著人臉等。如果穿上合適的衣服,高大白人型外星人可以混入拉斯維加斯的人群中。

高大白人型外星人的模仿能力很強,一些高大白人型外星人甚至可以模仿人類講話,事實上也能同人類進行正常的交談。高大白人型外星人能惡作劇般地模仿人類打電話,而且不被察覺。

如果“他們”認為某個地球人對“他們”造成了威脅,“他們”會不經警告就割掉這個人的喉嚨,讓他流盡鮮血而死。每個高大白人型外星人都攜帶著像鉛筆一樣的武器,這種武器能擊暈、殺死人類或對人類實施催眠。另外,這一武器還能使人類產生劇烈的疼痛感。在高大白人型外星人感到惱怒、驚恐或受到威脅時,“他們”經常用這種武器來懲罰人類。

有分析認為,高大白人型外星人在內利斯沙漠深處建立基地,就類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在新大陸建立殖民據點。據此推測,高大白人型外星人在全宇宙中也不算是很先進的物種,“他們”的科技或許隻比人類先進了幾百年,所以靈魂以及思維方式比人類高不了多少。也許到2300年,人類也會擁有同高大白人型外星人一樣的科技水準。

魚木星人

1966年2月6日,西班牙人喬丹·培尼亞宣稱,他經曆了同魚木星人的接觸,

“有一個巨大的圓形飛行物,飛行物下方有3個支撐架”。

培尼亞的目擊報告在西班牙引起轟動,因為這個國家的不明飛行物報道不多。但這隻是個開始,不久之後,一位生活在馬德裏的作家宣稱收到了幾張魚木星人的照片。在一周之內,西班牙首屈一指的飛碟接觸者費爾南多·塞斯馬也卷入其中,他也表示曾同魚木星人有過接觸。一年內,很多人(主要是在馬德裏)收到了約150份“魚木星文件”,總長約有1000頁。法國科學家讓·珀蒂·皮埃爾也收到了魚木星人發來的信函。

西班牙的不明飛行物研究者認為,“魚木星人所發出的信件不像是地球人類偽造的,這些理念沒有在地球上出現過”。據悉,魚木星人的呼籲信內容涉及網絡理論、天體物理學、統一場論、生物學和進化論。雖然有些理論被科學家視為偽科學,但大多數都是科學準確的。

不過,也有一些反對者認為,魚木星人純粹是西班牙和法國一些不明飛行物愛好者搞出來的惡作劇,他們試圖以“魚木星人”來信方式來警告擁有毀滅性核武器的大國,尤其是在20世紀60—80年代,很多人都擔心美蘇會爆發核戰爭。魚木星人是否真實存在,目前在西方國家還存在廣泛爭議。

長毛矮人

長毛矮人是一種類人外星生物,“他們”的身高要比人類矮小許多。據目擊報告稱,盡管“他們”的外形同地球上的野人有些相似,但卻身穿衣服,能運用各種工具,還能說話。

事實上,長毛矮人經常和UFO事件聯係在一起,在早期的UFO狂熱期,目擊者常聲稱看到過長毛矮人,“他們”同小灰人有著明顯區別。不過,從20世紀80年代起,長毛矮人的目擊報告逐漸減少。人類很難想到,一種有著靈長類動物或早期人類典型行為的外星生物竟然有如此高的科技水平。有時,長毛矮人會同更大型的長毛類人生物同時出現,這些較大的長毛類人生物長相很怪異,有點兒類似狼人。不明飛行物研究學者認為,長毛矮人有可能是某一更高級的外星生物所控製的附屬生物。

仙女星係人

仙女星係人是一種能源型生物,“他們”由純能源構成,沒有任何實體物質,曾經出現在一些UFO目擊報告中。由於這種生物沒有實體物質,而且在夜間會發光,所以很多地球人將其視為幽靈。相對於擁有實體的外星人而言,仙女星係人顯然更為強大和先進,有分析稱,“他們”可能是人形生物(包括地球人類和多種外星生物)的終極演化目標。目前,關於仙女星係人的具體情況仍舊是個謎。

杜立巴族

約在12000年前,中國青藏高原一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他們”是一群矮人般的外星生命——杜立巴族。杜立巴,直譯為牧者,即類似於藏區的農牧人。但對於這一外星種族曾經存在以及如何降落地球的證據,還未被普遍接受。

第三節地球造的航天器已被實用化

基地間用地下隧道連接?

查普曼大學教授理查德·鮑萊博士指出,猶他州的博茨恩地下的秘密設施R6413與51區用地下隧道連接。51區與S-4用貫通山的隧道連接的事實,早已被人們知道,但不盡如此。

51區與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以及分散在其周邊的諾思羅普、馬格達內、道格拉斯、洛克特·馬丁飛機製造廠,直至洛斯阿拉莫斯國家研究所或據說有秘密武器製造和貯藏的卡特蘭德空軍基地,還有據說是軍方和外星人正式會見的霍洛曼空軍基地都已被地下隧道連接。

據說在此基礎上全美的重要軍事基地幾乎用行駛在地下的超高速直線電動機列車連接起來。或許讀者認為那是異想天開。事實上,那樣的事早在20世紀50年代由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編寫的題為《原子能武器的威力》的文件中就被列入計劃。那樣的設施經過偽裝,從外麵根本看不出來,出入口則建成垂直的豎井。

驚奇的地下運輸係統“TAUSS”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研究所做出這樣的提案有兩個理由。一個當然是為下次的核戰爭作準備,重要的軍事設施或武器放在地下更安全。另外對秘密武器起到保密的作用。

另一個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研究所為建這樣的地下設施做好了準備,開發了具有驚人高性能的挖掘機。原子能委員會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研究所合作製造的驚人的高性能挖掘機已於20世紀70年代通過專利申請。那是以小型的反應堆為動力源,借助超高溫一邊熔化地下的沙土或岩石,一邊掘進,同時被熔化的岩石又原封不動地建成隧道的護牆。

現在通常使用的地鐵工程等挖掘技術,必須將切削的土運出到地麵,同時需要製造鐵的構架,用它支承隧道的拱頂與牆。但是這種挖掘機隨著掘進用熔化的岩石製造光滑的隧道牆壁,所以其速度大大提高。據說其挖掘速度一天可達10千米。按此速度計算,被連接的兩地不管相距多遠都不成問題。從博茨恩的R6413到51區大約700千米,如果簡單計算,僅用70天就可完成地下隧道。而且在這樣的地底隧道行駛,利用磁懸浮列車,時速可能過幾百千米。

如果回想一下空間科學的飛速發展就不難理解這件事。首先,從間諜衛星繞著地球上空來回轉的現實來考慮,地上的設施沒有保密可言。通過這樣的間諜衛星拍照,可以看清楚10厘米大小的物體。如果像秘密武器那樣的東西,除了在地下製造和貯藏外,別無好的方法。它的最好例子是核導彈,發射井幾乎隱藏在地下幾十米的深處。

正如所說的那樣,在美國高層人士中稱為TAUSS(貫通美國地下管道係統)就是這樣的交通工具,這種在全美地下的運輸係統誰也不知道,以比飛機還快的速度來往於各重要基地之間。一般市民不知道的保密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在飛機工廠的秘密設施目擊UFO

鮑萊博士以目擊UFO為契機從事這個領域的研究。博士看到的是什麼樣的UFO呢?

“1992年4月我租了一架飛機在加州稱為安特羅魯·巴萊地區的上空飛行,突然俯視到像跑道那樣的設施。其中正中一座高塔從地麵聳起,在上麵有碟形的金屬物體在陽光照射下銀光閃閃。瞬間,那個物體開始發出青白色的光,眼看被一團青霧籠罩,卻突然升起。而且一口氣爬升到240米高度開始朝北水平飛行。”

飛碟在博士的眼前以無法相信的陡角轉向,以飛快速度向南麵飛去,再回來平衡降落在原來的高塔上。接著青白光消失,露出了UFO的銀色表麵。塔的高度約10米,飛碟的直徑五六米。塔的前方的跑道邊上好像有眾多的拋物麵天線,衝著那個飛碟一字排開。

“我被驚得不敢出聲。飛機的駕駛員好像也有所發現,發出驚叫的聲音。那到底是什麼東西,馬上在我心中引起牽掛,經過種種調查後,好歹了解了真相。我知道那個遺址樣的設施是軍用飛機工廠,屬於諾思羅普公司所有。為了掩人耳目,設計在半山腰上。”

日本UFO研究者矢追純一說,早在5年前他曾租一架塞斯納飛機在諾思羅普公司的秘密設施上空盤旋幾次,尋找在那個塔上名叫“帕龍”的UFO物體,但遺憾的是那次未能看見。鮑萊博士運氣好,肯定是看到了那個飛碟與試驗飛行。

那是個怎樣的實驗呢?

鮑萊博士說,你知道等離子體嗎?通俗地說如果考慮物質的基本結構元素原子在高溫下變得四分五裂,變成了電子與離子的集合的狀態,就容易理解了。一旦進入這個狀態,與通常我們所知的氣體、固體、流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

因此推測在那個諾思羅普的秘密設施,由兩個以上的拋物天線發射被稱為微波的電磁波,並聚焦在“帕龍”的金屬圓盤上。於是在那裏能夠產生等離子體的球。被包在等離子體的球中的圓盤,不屬於固、氣、液體的任何一種,而是構成第四種形態。

因此,這一次把一個天線衝向它,通過僅僅一點點地轉動,錯開焦點的位置,於是等離子體的球也相應地移動。當然包在其中的圓盤也同時挪動,這樣的話,就可以僅改變一點點天線的方向,金屬質的圓盤就能自如地來回飛翔。

這僅僅是推測,實際情況是否按所說的那樣發生並不清楚。如果是那樣的話,可以說這裏秘藏著巨大的可能性。即僅錯開微波的焦點,就能夠移動與等離子體一起的某物體,其速度遠遠超過普通飛機速度。當然,這個所謂等離子體狀態因為要達到10000℃的高溫,人類是無法待在裏麵的……

或許那是地球造的UFO的推進原理吧!但是那與後麵提到的拉沙博士從事研究的反物質反應堆在原理上是兩碼事。

地球製UFO“X—22A”

鮑萊教授接著說:“與在這個諾思羅普公司秘密設施進行的實驗完全一樣,在安特羅魯·巴萊西南的道格拉斯公司和馬丁公司的秘密設施也在進行實驗。眾所周知,這個馬丁公司是著名的飛機製造廠,絕密地進行秘密武器的製造。例如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而受到世界注目的隱形轟炸機B—2和隱形攻擊機F—117A等就是在這裏開發的。”

博士稱該公司最近還展示了名為“黑星”的無人偵察機,這是通過電力推進遙控飛行的新機型,引起了社會公眾關注。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為了隱去真正“黑星”的隱身草而已。按博士的說法,那個是投給公眾的誘餌,利用傳媒或一般公眾轉移注意力,將真的“黑星”隱去。這不過是美國情報部門慣用的手法而已。

事實上,真的“黑星”是指代號X—22A的航天器。那是乘坐兩人的反重力驅動裝置,推測已經達到實用化。1992年鮑萊博士親眼目擊了這個“黑星”在51區上空試飛。那是金屬質的物體,但是發出非常刺眼的青白色光,而且它每隔2秒鍾持續地閃爍。

驚人的是,光熄滅的間歇機體處在完全看不見的狀態。那不僅僅是黑暗的緣故,更是因為機體本身消失了。這個事實意味什麼呢?這或許是由於讓空間變形的飛行,使光折射達不到我們的視線。

按原空軍準將、“印花粉”計劃負責人史蒂夫·威爾遜的說法,有情報泄露,據說這個“黑星”是使用外星人的UFO技術,往返於月球與地球之間。

所謂“印花粉”計劃是UFO著陸時最先趕到現場執行回收任務的計劃。據說這個任務交給了國家偵察局(NRO)的德爾塔部隊擔當。威爾遜是那個計劃小組“德爾塔”部隊的負責人。所以NRO是令人難解的秘密機關。

在國會預算委員會的調查期間,在錯誤百出的文件中出現了NRO的名字,人們才開始知道有那樣的秘密機構,引起很大轟動。此後好歹公開出來,但它到底是幹什麼的人們不清楚,是一個謎一樣的機構。

威爾遜準將證言,軍方開發的反重力飛機的最初成功試驗飛行是在1971年的7月18日於51區上空進行的,而且這個試驗機具有利用光折射達到隱身的能力。

這時列席的重要人員之中有一個大人物原是NSA(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鮑比·雷伊·伊曼海軍將軍,現已退職。他自稱在一家民營企業當經理,這家企業正是那家公司製造反重力發動機的公司。由此可見海軍與UFO有很深的牽連。

軍方也在進行宇宙計劃

鮑萊博士接著說:“實際上宇宙開發有兩個麵孔。一個是眾所周知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向宇宙發射探測器是在佛羅裏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但是還有另一個是為了‘隱蔽的宇宙開發’的基地。那是軍方秘密進行的宇宙計劃。計劃代號叫‘南瓜種’或‘TR—3A黑披肩’。其發射基地是在加州北部的班代巴格空軍基地和貝伊爾基地。從這個基地飛出的不是像航天飛機那樣龐大而且耗資巨大的火箭,而是名為‘黑星’X——22A或‘曙光’X—33之類的反重力驅動航天器。”

如果博士的話是真的,已經有人類製造的UFO飛向宇宙空間。那麼“南瓜種”計劃目的是什麼呢?

鮑萊博士說:“考慮在月麵上建軍事基地,以對抗來自外星人的威脅。當然,目前尚無來自外星人攻擊的事實,所以沒有必要有那樣的擔心,但是軍方正著手進行準備,以防萬一。”

“但是,對抗外星人遠為先進的技術,用我們的科技有勝算嗎?”

“我可能是絕望的那些人中的一員,但是軍方相信用電磁脈衝炮能夠擊落UFO。”

所謂電磁脈衝炮,據說是美國軍方在太平洋進行核武器試驗時,在遠距離的夏威夷引起大麵積停電為契機研發的。原來軍方的科學家注意到核爆炸引起的電磁脈衝到達夏威夷,電力係統遭破壞,便以此為契機進行脈衝波的研究,並將其作為武器開發出電磁脈衝炮。

如果真是那樣,他們是否已經在月麵建了基地,而且配備了電磁脈衝炮?

鮑萊博士說:“那個情況還不清楚。但據某情報稱已經在月麵建成了基地。”

第四節UFO驅動係統揭秘

在S-4工作的科學家

科學家羅伯特·拉沙博士在秘密基地S-4從事UFO驅動裝置研究。因泄露了S-4的秘密,中央情報局以其私生活的醜聞還擊,並將博士的學習、工作經曆一一抹掉。記者在拉斯維加斯近郊采訪了他。

事情始於1982年6月28日。一個偶然的機會,拉沙博士與氫彈之父特勒相識。他們互相交換了感興趣的話題,也談了在洛斯阿拉莫斯從事的武器研究。或許是特勒的推薦,1988年,拉沙突然收到S-4寄來的讓人心動的研究項目,很快他就接受了聘請。

12月,拉沙按指定的日期和時間來到洛杉磯機場,在那兒停著一架沒有任何標誌的波音737客機。拉沙與其他職員一起登上飛機,後著陸在51區的跑道上。在那裏的自助餐廳休息一會兒後,他坐上窗子全被塗黑的大巴,沿著山腳行駛了約5000米來到了被稱為S-4的秘密設施。下麵是拉沙在采訪中披露的見聞。

最初映入眼簾的是有9個門的奇怪飛機庫。為了把挖空山洞建成的飛機庫與設施隱蔽起來,大門與地麵呈35°傾角,並用與光禿禿的山一樣的色調來偽裝。

進入旁邊的門,不久來到為我準備的辦公室。進入由3名警衛守護的辦公室,桌上有許多文件。我從這些文件中知道,美國軍方回收了若幹個外星人的UFO並隱藏起來,並且還解剖了外星人的屍體。在解剖報告中還附有照片。照片是黑白的,上麵的外星人沒有頭發和體毛,腦袋非常大,肢體就像是營養失調那樣的細瘦。外星人的眼睛異常大,鼻和嘴的下部瘦削。此外還拍了一些放置在台上的好像是外星人髒器的照片,並記下了各自的質量、密度、尺寸和解剖的印象。

第二天我被帶到地下的一個巨大倉庫,參觀UFO的驅動裝置,並允許我進入9架UFO中的一架。

第一眼看到UFO,感覺它有難以形容的美,閃爍著銀灰色光芒,表麵非常光滑。剛一觸摸,感覺有金屬材料從未有過的溫暖,是一種未知的材料,並且未發現有接縫或鉚釘的痕跡。

在那個圓盤的邊緣有入口,裏麵分上下兩層,為便於上下臨時製造了樓梯,沿著樓梯上到第二層就到了UFO內部。邊緣部分的天花板很低,彎著腰才能勉強行走,到了中央才能站直身子。中央有一根柱子從UFO的底部通到頂端,它的底層應該是UFO的動力源,安裝著名為“反物質反應堆”的半球形裝置。

不可思議的是,柱子的周圍除了控製麵板或操縱杆外,並沒看到有任何運轉UFO的裝置,僅有3把小椅子與地板做成一體放在那兒。那個椅子的尺寸,離地麵三四十厘米高。地板的一個角落有小的門,我從那裏伸進頭,看見下層的空間,發現那裏吊掛著3個重力放大器。

飛碟的直徑約16米,高5米左右。反物質反應堆是籃球大小、閃爍著銀色光芒、半球形的東西。反物質反應堆放在比它稍大的像盤子那樣的底座上,裏麵放入了地球上不存在的被稱為“元素115”的元素作為動力源。元素115被加工成橙色三角形,是質子和中子用未知的力相結合的物質。這個元素115在反應堆中引起質子之間的碰撞變化為元素116,並在所謂“成對湮沒反應”物質的反作用下釋放所謂的反物質,由此產生反重力的效應。但這種元素不僅在地球上不存在,人工合成也不可能。

UFO用空間畸變來遠距離傳物

這個反物質反應堆產生的能量送入懸吊在UFO下層空間的3個重力發生裝置,而且當這3個發生裝置對焦時,UFO產生移動。這與我們通常所知的物體移動有根本上的差別。

UFO的移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飛行到像地球這樣重力強的行星表麵附近時,UFO飄浮在由UFO重力發生裝置製造出來的重力場上,而且因與行星的重力保持微妙的平衡,所以像浮在水麵上的輕木片似的,大多是輕輕地、不穩定地搖晃。在這種模式下,大多受行星的天氣左右,在打雷或異常重力地區有失去平衡的危險性。

另一種模式是,UFO通過使空間畸變來移動。這種情形下距離能夠無限地伸縮,時間有可能縮短到零。即如果將宇宙的時空想象為一張紙,將它折疊就能使上麵的任何兩個點重合,這樣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