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川的奧秘(1)(1 / 3)

地球上遍布著山川河流,由此構成地球美麗的圖案。那麼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有什麼樣的美麗景象與神奇故事呢?它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們的存在與演變對人類有怎樣的影響呢?本部分選取了一些最有趣的地理現象和故事,為讀者解讀其中的知識與奧秘。

文明的孕育者——江河

古人治水的故事

江河是人們最常見到的水的存在形態。在我國,無論大江南北,都可以見到大江和大河,如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還有鬆花江、雅魯藏布江、珠江、遼河等大的河流。而在世界上,也有著名聞天下的尼羅河、亞馬遜河、多瑙河等。

我國古代有“大禹治水”、“禹疏九河”的故事。故事說,早在幾千年以前,我國到處鬧水災,房屋被水衝走,田地被水淹沒,人們都逃到山上去了,生活非常艱苦。後來,有一個叫“鯀”的人出來治水。他采取築堤堵塞的辦法,然而,卻失敗了。接著,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接受父親的教訓,改用引洪疏導的辦法,前後花了11年時間,領導百姓開鑿了九條大河,使水順流入海,這才平息了水的泛濫。

江河的形成

聽了上麵的這個故事,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江河的成因,依靠的全是人力呢?或者說,全是神化了的人力呢?回答是否定的。

地質學家通過對河流古衝積物(即沉積在古老河床底部的礫石、沙子和黏土)中所找到的化石進行研究,可以確定河流的年齡。他們據此測定黃河的年齡,既不是幾千年,也不是幾萬年,而是50~60萬年。也就是說,中國猿人剛剛在我國某些地方山洞裏出現的時候,黃河就早已形成了。至於說到長江,它的年齡比黃河還要大。那時,人類的老祖宗還沒有在地球上嶄露頭角,更談不上夏禹的在世,怎麼能說黃河、長江都是禹開鑿的呢?

地理教科書告訴我們,江河的成因完全仰仗於天工——是流水與地表相互作用的結果。

雨水降到地麵以後,總是沿著斜麵往低的地方流動。本來是平坦的地方,被水流侵蝕,久而久之,便在岩層比較鬆軟的地方,慢慢地衝出了一條小溝。小溝逐漸擴大,便成了溪澗。許多溪澗彙集起來,便成了江河。

江河大都發源於山區,那裏地形陡峭,水流湍急。水像一匹性子暴躁的野馬,在山穀奔流,既發出很響的聲音,也產生很大的力量。湍急的水流,猶如利鏟一般,不斷侵蝕穀底的岩石,使河穀加深,形成“V”字形的峽穀。

江河流出山穀以後,由於地形的坡度變小,水流也趨於緩慢。這時候,水流底部的侵蝕力量大為減弱,但向岸的侵蝕力量卻明顯增強。於是,河穀的斷麵就變成了“U”字形,而且江河往往變得彎彎曲曲。

江河的生命

有人根據江河的這些特點,把江河劃分為三個時期:河穀成“V”字形的,叫幼年期;河穀成“U”字形的,叫中年期;河穀比中年期更寬廣的,叫老年期。有人還說,一條江河的上遊是幼年期,中遊是中年期,下遊是老年期。不過,事情也並非如此機械,有時幼年期往往出現在江河的中遊,譬如,長江三峽就是屬於幼年期的江河。

江河中的水的來源

大江大河的源頭受冰川融水的補給而彙成溪流,降雨在山區的溝穀彙成小河川,小支流再彙入主流,變成洶湧澎湃的主流,最後奔騰入海。實際上,江河入海添加到海裏的並不隻是水,它還捎帶了兩種東西:一是泥沙,二是河水沿途溶解的化學物質。

河流的攜沙量與流域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有關。黃河流經幹旱的黃土高原地區,造成嚴重的衝刷。黃河的攜沙量世界聞名,它一年攜沙10億立方米,雖然大部分攜沙沉積在下遊河道,造成了“地上河”,即河床底的海拔高度高於河南省開封市等城市的地麵海拔高度,使那裏全靠河堤才將黃河水導向下遊;但是黃河的入海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懸浮黃土顆粒,因此將黃海攪成了名符其實的“黃海”(古黃河直接注入黃海)。

我國的湖泊

中國湖泊眾多,共有24800多個,其中麵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個。湖泊數量雖然很多,但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

總的來說,東部季風區,特別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分布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鹹水湖。

淡水湖是指含鹽量少於0.3%的湖泊;鹹水湖是指含鹽量在2.47%以上的湖泊。這樣劃分的依據在於,一般說來,含鹽量少於0.3%的水是淡水;含鹽量在0.3~2.47%的水是半鹹水;含鹽量在2.47%以上的水是鹹水。

湖泊的形成

那麼,湖泊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辭海》中稱湖是積水的大泊,所以大窪地積水就成了湖,地理學上將這種窪地稱為湖盆。積水的湖盆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多半有地質背景,世界上最深(平均730米)和蓄水量最大(2.3萬立方千米,占地表淡水總量的1/5)的貝加爾湖就是斷裂活動造成地層下陷所致。

另外有一類湖的形成與火山有關。它們大多屬於火山口湖。火山噴發時,從地殼深部岩漿源連通到地麵的火山頸,將地下的高溫高壓岩漿從地麵噴發出來,岩漿和火山灰在火山口周圍堆起了火山錐,但火山錐的中心仍有岩漿和火山灰在噴湧而出,因此火山錐的內部始終是一個漏鬥口形狀。待到火山噴發停止時,最後的岩漿把火山頸通道凝固封閉了,火山錐內接受降雨而積水,就形成了火山口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