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資料更新/關於“天空”保護膜(1 / 2)

以及除了相對時間,肯定也有不少在座的聽眾會問現在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使用聯合引擎的飛船前來土星的各位新人們,因為高速旅行後內部時間變慢,導致你們身上的計時係統得到的時間並不準確,是的,連年都不是準確的,缺少長時間計時係統的情況下基地得到了數個結果,無法確定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索性就不去糾結這個問題,任由人們去說了。更糟糕的是,我們也失去了和地球上的友軍聯絡的一切手段,早年合眾國在土星軌道上設置的中繼站莫名其妙的不能正常工作了,別提時間了,他們現在是怎麼一個情況,我們都不得而知。

那麼也有懂行的聽眾會問一個問題,是不是可以主動捕捉來自地球的電信號,比如說無線媒體信號來確定相應的信息?我們其實是嚐試過的,讓我們研究所製作一些接收裝備在基地可以管理的範圍內接受來自地球的電波,可是非常詭異的是,這裏的電訊號似乎是完全屏蔽的,收不到那裏哪怕一丁半點的信息,我才想這也許是被環繞土星的眾多障礙物以及土星大氣層所影響,而且合眾國的先驅們也發現過這個問題,才在圖形軌道上設置了中繼站來維持和地球的聯絡,可是現在這個中繼站別提使用了,連看都看不到了,它被埋沒在了土星環之中,依靠我們現有的設施無法直接觀測到。現在那個孤島目前情況怎樣了,真的還是一個未知數。

嘛,跑題了,回到我們所說的保護膜上。保護膜之前也提到過了是半透明的,至於其他的形狀呢?是的,它有很強的韌性人類曾經設法直接觸碰過保護膜,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無害無毒,觸感有點像塑膠一樣。它的厚度有數米,裏麵的密度比較均勻,合眾國開鑽的數據顯示受到的阻力比較恒定,雖然也有波動的地方,他們也就沒有繼續研究了。然後,雖然給人一種固體的感覺,其實這個保護膜在低速的情況下突入還是比較簡單的,即便最困難的情況下使用助力係統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東西塞進去,科研人員因此就想改造保護膜,把上麵裝上一些儀器供人類所用,但問題才是剛剛開始。裏麵雖然可以接收到一些電磁波,但是也阻絕了大部分有害的宇宙射線以及人類希望需要透過他們的射線。比如說,反重力設施需要的一些輻射波。

那麼人類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這些需要的設施半埋入保護膜裏麵,這個時候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半埋入的狀態竟然會有意想不到的巨大排斥力!保護膜會排斥那些半入其中的異物,把它向最近的一麵向外推的!如此一來必須要有相應的力量維持住這個狀態才行。固定住它們可不可以?那麼,有意思的現象就發生了,這種保護膜似乎有生物活性一樣,它們產生的排斥力並不是往一個方向固定的,而是不斷嚐試最優化的方法直至把異物完全排出體內才就此作罷,那麼通常的固定就不行,就得靠動態的、消耗能量的智能裝置勉強把它們摁牢在保護膜周圍,這才成功達成了目的。因為維持這種狀態耗能,所以平時不用的情況下怎麼辦呢?

為了節能,合眾國的先驅者就發現了保護膜另外一個德行:就是裏麵的東西卻無法感受到排斥力,前提是這個東西足夠大。那麼不用的時候,就依靠上麵的裝置讓半浮在保護膜上的各種儀器再次潛入保護膜中,靜靜等待下一次命令的到來,反正通訊用的電磁波還是能夠透過保護膜進行傳遞信息指令的。那麼,低速的東西容易進去,那麼高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