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人們隻是覺得太陽一定無比熾熱,誰也無法想象用什麼儀器去測量它的實際溫度。後來,人們從俄國天文學家采拉斯基教授做的一個實驗中受到了啟發。他用一個直徑1米的凹麵鏡得到一個1分錢硬幣大小的太陽像。該像位於凹麵鏡的焦點上。
當他用這個亮斑照射一個金屬片時,金屬片很快就彎曲、熔化了。
采拉斯基教授測出這個光斑的溫度大約有3500℃。他斷定,太陽上的溫度一定要高於3500℃。
由於太陽一刻不停地以光的形式向宇宙空間輻射巨大的能量。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專門儀器測定出太陽輻射量,然後根據輻射量與溫度之間的關係來測定溫度。
物理學家斯特凡推算出了一個重要的定律:物體的輻射量與它的溫度的千次方成正比。這樣,人們根據測得的太陽輻射數推算出太陽表麵溫度約為6000℃。
這是一種比較準確的測算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實際研究中發現,物體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改變顏色,通常是:600℃時為深紅色;1000℃時為鮮紅色;1500℃時為玫瑰色;3000℃時為橙黃色;5000℃時為草黃色;6000℃時為黃白色;12000~15000℃時為白色;25000℃以上時為藍白色。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太陽的顏色來估計它的溫度。
太陽的表麵稱為"光球",是我們平時可以看到的太陽圓輪。
光球外麵是太陽大氣,依次稱為"色球"和"日冕"。
肉眼隻能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色球和日冕。光球的顏色呈黃白色,因此我們可以估計它的溫度大約為6000℃。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因為受到地球大氣的影響而顯出金黃色或其他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