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關於鎮河將軍,他的鎧甲與鬼城士兵的鎧甲很是相似,但是為什麼他會成為鎮河將軍,可能是墮落,而他驅遣的那些死屍我們的統一觀點是,黃河千年以來的死人!
“你看那是什麼?”大牙示意我停下來,指向道路的前方說道。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遠處的道路並沒有任何變化,但我還是仔細的觀察了一遍。
大牙就是眼尖,前麵的道路有些加寬,在加寬的左側,似乎有什麼建築物,並非宗廟祠堂,也不是房屋樓閣,居然是一個不起眼的雕刻,離得太遠沒法看清楚是什麼!
我和大牙迅速的趕了過去,直到進前我們才看清這原來是一座巨大石雕,緊貼一側的山體,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並不會特別注意,而雕刻的人首蛇身。
周圍除了這座石雕,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孤零零的豎立在這裏。
我當時立即想到了,女媧娘娘!
女媧神話的第一批的古書籍記載是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以及《楚辭》。
在女媧神話中,從最初的女媧化神然後到女媧化萬物到女媧造人、補天,這一係列的功績都是在天地對立的狀態中展開。女媧之前是無天無地無人的狀態。自女媧誕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現導致天的誕生,然後女媧以身化萬物,緊隨著萬物的出現,地也出現,這個時候天地一片祥和。
《山海經·大荒西經》、《楚辭·天問》等秦漢典籍對女媧記載可以看出,女媧自身化成了萬物與神族,與世界各民族創世神話中古神隕落後身體器官化為萬物(與諸神)的思路一致。由於後來的盤古神話及其它少數民族創世神話中也有身體化生萬物與諸神的內容,這項肯定也更增加了幾分可靠性。把女媧與各國記錄的古代創世神話進行比較,實則這種描述表示創世之始,未有一切之先,神用來創造的材料隻能是自己的軀體。
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女媧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人的傳說。古人認為雞、狗、豬、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漢書·律曆誌·上》中才說:“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來源之一。許慎《說文》中也強調指出:“媧,古之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這就是說,女媧不但是煉石補天的英雌和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偉大的自然之神。
而在根據《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記載,女媧伏羲造物之時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蕪,於是伏羲娶女媧,生子四,命名萬物,各民族至今都在流傳著女媧娘娘的傳說神話。
我看到這座石雕,女媧人首蛇身,眼睛微閉,俯視下方,雙手微微托起!神態自然。
大牙仰視著麵前的石雕,“女媧娘娘,大地之母啊!不過怎麼會出現在這個地方呢!”
我回答道,“這兒是黃河古道,中華文化的起源地和發源地!而女媧造人,就是用黃泥,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古人為了祭奠女媧娘娘,特意在此建造的。”
“不過建立在這種荒山野嶺之中,既不能得到祭拜,也不能庇護眾生。”大牙說道。
的確,這種荒山野嶺的,突兀的出現女媧娘娘的雕像,是意料之外的!當然誰又會在這種地方建立起這樣高大的石雕,我看向麵前的石雕,這都過去千年之久了,已然沒有任何腐蝕的痕跡,也未有破碎的跡象,更讓人離奇的是石雕光滑細膩,沒有任何雕刻的痕跡。
我們倆在石雕四周尋找了一遍,除了石頭就是石頭!
中午時分太陽當頭,我們依偎在石雕下方,遮蔽陽光。
看著蛇身的女媧,鱗片上的紋路也都雕刻精致,我用手摩擦著鱗片,就在我手指劃過鱗片的時候,感覺有一個鱗片質感似乎有所不同,我輕輕擦拭,等到灰塵被全部擦拭掉,果然不一樣,這塊鱗片上沒有雕刻花紋,我將所有的鱗片全部擦拭一遍,果然隻有這塊鱗片是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