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隻需—秒鍾(1 / 1)

幾天前,一個久違了的大學同學給我打來電話。我們聊起了過去那些美好的快樂時光,還有關於最近他獲得學位的一些事情。當他談到他的父親時,他給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他的父親身體很虛弱,已經住進醫院。由於病痛的折磨,他的父親常常睡不著覺,總是一個人不停地在那胡言亂語。我的朋友日夜照看著他的父親,已經連續幾天沒有休息了。連日的疲勞,使心煩意亂的他不耐煩地讓他的父親安靜一下,盡量多睡覺。他的父親告訴他其實自己很累,也非常想睡覺,還說如果他不想陪自己,可以把他獨自一人留在醫院。

說完這話後,他的父親便不省人事了,被送進加護病房。我的朋友為此心裏很內疚,他後悔剛才對父親說出那樣的話。

我一直認為我的朋友很堅強,可電話那端的他哭得像個孩子。他說從那時起他每天都禱告,祈求上帝讓他的父親早日從昏迷中清醒過來。他發誓隻要他的父親能再次清醒過來,無論父親說什麼他都願意接受。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祈求上帝能給他最後一次悔改的機會,而這個錯誤他一生都不會忘記……

當我們的父母需要我們陪伴或者照看幾年、幾月、幾天甚至幾分鍾時,我們常常都會抱怨。可是我們的父母卻一生都在陪伴著我們,這一點你意識到了嗎?

想一想當我們拒絕父母的愛意時,他們是多麼地心痛。我們總把父母的愛當作限製我們飛向蔚藍天空的一種束縛。在我們的生命之旅中,父母總是用他們的眼淚澆灌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暗淡無味的生活漸漸結出果實、開出鮮花、富有生機。而當父母的眼淚流盡時,我們除了哭喊,還能做什麼呢?

當父母需要我們照顧或者陪伴時,我們總是允諾,下一次自己肯定不會再有抱怨。而當父母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時,他們卻從來沒有任何怨言。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幸的人,他們既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他們多麼渴望自己也有機會能照顧自己的父母,哪怕有機會抱怨也好。

事實上,隻需要一秒鍾,就可以使我們靜下心來沉思一下。是否應該在今後的生活中,利用我們短暫的時間去做一些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從我們出生到長大成人,甚至到生命垂危時,我們的父母無時無刻不陪伴在我們左右。就算父母離開了人世,我們對他們的深刻記憶也會永遠留在生命裏。

父母對兒女的付出總是那麼無私,不會期盼從兒女身上得到任何回報。而兒女則常常為自己的些許付出抱怨不停。等到父母離開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與其此時追悔莫及,不如珍惜回報的機會,多陪陪他們,在他們離去時,別讓自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