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茶道(20)(1 / 3)

錢塘縣,相當今浙江杭州市地方。杭州西湖是馳名中外的遊覽勝地,而西湖龍井茶又是馳名中外的名茶。這裏就先談一談龍井茶。

陸羽在《八之出》裏未提到龍井茶,這說明當時還沒有“龍井茶”的名稱。龍井原名龍泓(據明田藝蘅《煮泉小品》說:“龍泓今稱龍井,因其深也”),在西湖南高峰前鳳篁嶺下。據傳,北宋時釋辨才曾築亭於此,認為龍井水既清冽,龍井附近產茶又甚佳,從此龍井茶始為人所知。

但龍井茶之名揚各地,還是從明代開始的;據明萬曆《錢塘縣誌》(1609年)說:

“老龍井茶品,武林第一。”

武林,山名,即今西湖靈隱、天竺諸山。明代很多茶書,如許次紓的《茶疏》,屠隆的《考檠餘事》,高濂的《遵生八箋》等,已都對龍井茶有很高的評價了。今節引《遵生八箋》的一些論述如下:

“茶之本性實佳,如杭之龍泓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龍井者方妙,而龍井之山,不過十數畝,此外有茶,似皆不及。”

龍井茶的特色,據上引的《錢塘縣誌》說:

“茶出老龍井者,作豆花香,色青味甘,與他山異。”

(5)天竺、靈隱二寺

陸羽在唐貞元中(800年前)遊杭,住在靈隱寺時,曾作有《天竺、靈隱二寺記》一文。陸羽此文後來曾刻製成碑,樹於下天竺寺的曲水亭畔。現已失傳。

關於上、下天竺以及西湖其他一些地方的茶產情況,據上引的宋鹹淳《臨安誌》說:

“錢塘寶雲庵產者,名寶雲茶。下天竺香林洞產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者,名白雲茶。東坡詩雲:白雲峰下兩槍新。又寶嚴院垂雲亭亦產茶,東坡有怡然以垂雲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太官,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蓋南北兩山……大抵皆產茶。”

5.睦州

唐·李肇《國史補》在列舉唐代名茶時曾說“睦州有鳩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集解”也有“睦州之鳩坑”,列為唐代“吳越之茶”的名茶。

有人認為,睦州的鳩坑茶就是陸羽所說的“睦州,生桐廬縣山穀”的茶,但據明嘉靖《淳安縣誌》(1524年)說:

“鳩坑源,在縣西七十五裏,其地產茶,以其水蒸之,香味倍加。”

這就說明鳩坑茶是產於淳安縣的,淳安縣是睦州的治所,所以說是“睦州之鳩坑”。據此,陸羽所指的當是桐廬的另一種茶。明萬曆的《嚴州府誌》(1613年)曾說:

“按唐誌,睦州貢鳩坑茶,屬今(指明代,下同)淳安縣。

宋朝既罷貢,後茶亦不甚稱,而分水縣有地名天尊岩生茶,今為州境之冠,分水蓋析於桐廬,鴻漸所雲是已。”

就是陸羽所說的唐代產於桐廬縣山穀的茶,在宋代是還作為“貢品”的。據清道光《分水縣誌》(1845年)引《六研齋筆記》載:“邑天尊岩產茶最芳辣,宋時充貢。”

6.歙州

歙州,也就是徽州,過去徽州所屬各縣無不產茶,是一個很有名的茶產地。據明弘治《徽州府誌》(1502年)記載:

“舊有勝金、嫩桑、仙枝、來泉、先春、運合、華英之品,又有不及號者,是為片茶八種,其散茶號茗茶。”

在明代,徽州還產有一種遠近馳名的鬆蘿茶,明馮時可的《茶錄》記述它的采造緣起說:

“徽郡向無茶,近出鬆蘿茶,最為時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後於徽之鬆蘿,結庵采諸山茶,於庵焙製,遠邇爭市,價倏翔湧,人因稱鬆蘿茶,實非鬆蘿所出也。”

馮時可所說的鬆蘿茶“實非鬆蘿所出”的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據記載,鬆蘿山“以多鬆名,茶未有也”。鬆蘿茶,以產於州的屬縣歙縣的為最多,由於鬆蘿茶在明代已盛名遠播,所以歙縣茶有的品質雖“本軼鬆蘿上”,但也概名之曰鬆蘿茶。例如當時的紫霞山茶,在明人記載中,是稱為“最上品”的,卻被叫做鬆蘿茶。謝肇製的《五雜俎》,曾把鬆蘿和虎丘、羅芥、龍井、陽羨、天池並列為“茶之上者”。許次紓在《茶疏》中也認為,“若歙之鬆蘿,吳之虎丘,錢唐之龍井,香氣濃鬱,並可與齊(茶)雁行。”並說:“往郭次甫亟稱黃山,黃山亦在歙中,然去鬆羅遠甚。”所謂黃山,指的是黃山雲霧茶。黃山在歙縣西北,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其所以稱為黃山雲霧,是由於它產於常在雲霧間的“壁立千仞”的高峰上,清康熙《黃山誌定本》(1679年)說它“微香冷韻,遠勝匡廬”。目前生產的黃山毛峰,屬綠茶類中的稱為白毛尖的條形茶,是我國特種名茶之一。

陸羽特別提到的歙州婺源,相當今江西婺源縣地。據清乾隆《婺源縣誌》(735年)說:

“茶,常品為多。其雲鬆蘿茶者稱佳品……鬆蘿山在休邑,借名耳。”

婺源的綠茶,久享盛名,特別是在國外銷售時,雖也統稱“屯綠”,但因品質特優,婺源綠茶被視為“屯綠”中的最優品類。1958年以後,婺源茶區人民和科技人員又創製出婺源“茗眉”,作為“禮茶”,已受到了中外飲茶者的一致好評。

7.潤州

據清乾隆《江南通誌》(1736年)說:

“江寧天闕山茶,香色俱絕。城內清涼山茶,上元東鄉攝山茶,味皆香甘。”

攝山,一名棲霞山,山麓有棲霞寺。與陸羽交誼甚深的皇甫冉,有《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詩,說明當時的棲霞山是還有野生茶樹的。近年來,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和中山陵園生產的“雨花茶”,是全國特種綠茶之一。惜以產品很少,未能供應各方需要。

8.蘇州

(1)長洲縣

長洲縣的名茶,除洞庭山茶外,還有產於虎丘山的虎丘茶。虎丘茶是由宋代起才聞名於世的。據清乾隆《蘇州府誌》(1747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