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社交寶典(12)(1 / 3)

與一名同事睽違多日,親切握手寒暄,是相當傳統的禮節。雖然女士已與男士共事商場多年,除非女士先伸出手,有些男士仍然覺得主動伸手有點勉強。除非某位特定女士曾駁斥過你,表示她不願和你握手,你不必在意那一度適宜的禮儀規範。不論對方性別為何,一律向你的同業、客戶、供應商或其他對象主動伸手致意。

當你與人握手時,離座起身是基本的禮貌,當然,除非身懷痼疾,行動不便。

避免急速、敷衍的握手,因為它顯示出你對自己缺乏信心。握住對方整隻手掌時,時間應持久到你足以輕搖它一下或兩下。如果你隻抓住對方指尖,或隻伸給對方你手掌的一部分,整個過程會顯得十分笨拙。有時,雙方須努力幾分鍾才能達到彼此的共識或交流,但其實見麵時,堅定、適時、適度的握手寒暄就能建立這種氣氛。

握手時身體微向前傾。如果你們兩人隔著兩人手臂的距離握手,整個握手儀式就有了瑕疵。縱然你們兩人都麵含微笑,手勁堅定,可是其間仍流露出一種距離感,顯得情況有點不對勁。如果這種情況不隻一次發生在你身上的話,檢查檢查自己是否挾帶體臭,迫得對方不得不後退,香水味過重或殘留的煙草氣息也可能是罪魁禍首。

握手時微笑、點頭,而且正視對方的眼睛。這種表現能令寒暄儀式盡善盡美,並驅除生硬的氣氛。更重要的,這等於是向對方宣布你給他全部的注意力,當然,和人握手時這也是基本禮貌。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人向你伸出手來,卻轉過頭去和別人講話?這種舉動缺乏對人的尊重,並且惹人厭惡。切忌,切忌!

頷首

肯定的點頭比僵硬矜持好。點頭並不等於說你同意對方的意見;它也許僅意味著你了解對方的意思。微微頷首是一種微妙而又肯定的肢體語言,表示你給予講者你的全部的注意力,也是一種禮貌的舉動。

別一味搖頭反對,因而自暴立場。除非你有意向講者或視線內的對象傳達出這類訊息。

或許演講結束後或私下表示異議,講者也許較不介意,但是如果現場聽眾人數不多,你又夾在其中大搖其頭,隻會招攬旁人注意,對講者亦極為失禮。這樣的舉動顯得你缺乏涵養,而且令講者對你生恨,在場眾人也會認為你這人不懂禮儀。假使你最後能說服他們,或支持你的看法,留下粗鄙無禮的印象對你並無好處。

另一方麵,如果你認為有人在大放厥辭,或甚至是妖言惑眾,你猛搖其頭則會收到你預期的效果。

如果有人對你做鬼臉或搖頭,你就要留意自己了。你的行為很可能出了差錯。

有名經理上台宣布主講者已然蒞臨,猛然瞧見台下他的助理在拚命向他搖頭,並且一直在揮舞她的雙臂。他不理會她,仍繼續進行自己要宣布的事。等到講者上台站在他身邊時,台下聽眾全都哈哈大笑起來。從幕後出來的並不是一位名叫葛拉漢先生的須眉男士,聽眾看到的卻是一位如假包換名為葛拉漢小姐的巾幗女子。如果經理那時留意助理小姐的肢體語言。就不會把葛拉漢小姐介紹成葛拉漢先生。

過度點頭稱是,可能會為你贏來“應聲蟲”的綽號。即使你對老板或公司主管由衷佩服到五體投地的地步,對於這項肢體語言也要稍持保留的態度。

地利策略

開學第一天,有名學生選了教室前排的座位。到了期中,他變得偏愛教室後排的座位。你猜原因是什麼?

他的求學熱忱消退了。

他喜歡上一名愛坐後排座位的女生,所以他寧可和她坐得近一點。

他認為坐在前排的學生被叫到的機會比較多。

答案可能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不過,重點是當你放棄你最喜歡的位置時,比較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他們可能會開始揣測你的動機。假使你想避免別人的異樣目光,每回大夥聚在會議室時,你都選擇不同的位置。在員工咖啡廳也別選同一張餐桌;每回人家送甜點心卷來時,也不要第一個搶到咖啡台前。

你根本就沒有揀選地理位置的習慣,公司的議論也就輪不到你身上!即使旁人說到你,也隻能說你這人富有彈性,願意嚐試新的事物。

(你起身向別人伸出手來示意握手,而對方必須越過一段距離才握得到你的手,此時,你所采取的地理位置暗示出你自覺身分比對方重要。)因此,如果你令別人走段路才握得到你所伸出的手,這人可能會憎恨這種“我比你優越”的肢體語言。更有甚者,如果這人還是你的上司級人物,他還會認為你這個下屬傲慢無禮。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正在爭取領導者的地位,而想讓競爭對手顯得分量較輕,你或許會采用這種策略。

在公司集會場合,坐在貴賓或公司要員身邊,也會烘抬你自己的地位。如果你期望如此,就設法取得有利的地理位置。假使你爭取到手,要有心理準備,與鄰座談話時,力求機智幽默,言之有物。

有人進入你的辦公室,你從辦公桌後麵走出來,和對方坐在一起,你因此建立了一個友善的氛圍,比你留在辦公桌後麵更能放鬆心緒討論事情。留在辦公桌後的地理位置很正式,暗示對方這裏是你的地盤。如果你想向客戶強調你的權勢和識見,那麼就留在你自己的座椅上。當你認為有名員工要求見你,是為了吐露某項敏感性信息,而且你又想鼓勵他對你敞開心胸,那麼,就選擇離開自己辦公桌較遠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