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社交寶典(14)(1 / 3)

“謝謝你,可是我目前不考慮和任何人約會。雖然我和我先生分居,可是我們還期望重修舊好。我很感激你邀我出去,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我想我大概從來沒在辦公室裏提到過,我目前有一個感情很好的女朋友。你約我出去,我很高興,可是我必須拒絕,謝謝你。”

“你這麼邀我,是我的榮幸,可是我必須拒絕,謝謝你。”

以個人名義邀約他人總要冒點風險,多少總會暴露出自己的感情,受到拒絕難免會感到既脆弱又失望。一個人能夠體恤他人,自然深明這個道理,因此在說出“不”這個字的時候,就要特別留心,盡可能顧及禮貌,盡可能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若依《社交寶典》行事,後果必然會比案例描述的好得多。

案例二

有名州警率然辭職,並在辭呈上寫下同僚胡鬧搗亂為離職的理由。她聲稱,自己簡直等於被迫辭職,因此應享有遭雇主解雇的同等待遇,前雇主應賦予同等資遣福利與考慮。

你會如何判決?請選擇一個答案:

1.同僚喜歡玩笑胡鬧縱然會造成工作上的困擾,但是可能還算不上一種法律罪責(譬如像性騷擾)。如果她深為其擾,應該努力去改善情況,辭職似乎是一個過於作絕的步驟,因此她也必須自承後果。

2.州警的工作有時充滿危險。如果她相信同事成日胡鬧搗蛋,在執行勤務的關節,她也許會覺得他們無法認真負責,提供州民最佳服務。她辭職因而是一項正確的決定,要求州警人事紀錄反映出她被迫辭職的困境,應屬無可厚非。

專家的意見:

州警同僚平日喜歡惡作劇,並未構成性騷擾的罪名。庭上裁決:一個明理的人不該覺得自己非辭職不可,因此並不支持她所謂“類推式解雇”的論點。

如果你深為同事惡作劇所困擾,而你又在執法單位、醫院或其他類似機關服務,成熟迅捷的決斷力關係到人命的存亡,你又如何去應付這批成日嬉笑胡鬧的同事?

依照《社交寶典》的邏輯,在作出辭職決定之前,你應該去征詢另一個客觀的意見。工作壓力大,充滿危險,同時嬉笑胡鬧,貌似愚蠢,也許是他們舒解壓力的方式之一,論斷他人是件微妙的事,除非你能做到完全客觀無私,你所達到的結論可能會不盡正確。

如果你力求行事無誤,那麼,發揮同情心,為他人著想,了解他人的喜惡,就是君子恪行正道的一條準繩。

1.如果你仍認為同事嬉鬧太不像話,甚至影響到工作表現,就應征求主管協助,齊力解決問題。

2.如果你已經斷定自己絕對無法和這群人共事,衡量你手邊的選擇。你能不能請調別的單位?能不能和別人換班次?能不能加倍努力,榮獲升職,脫離這個環境?

衡量各種可能情況,做出最佳抉擇.通常也是商業禮儀的一種關鍵性技巧,能幫助你謀得最理想的企業成果。

我的選擇有哪些?

我該不該這麼做?

下麵這段文講雖然出自一部討論政治議題的書籍,可是其意旨也能應用於攸關企業成功的關鍵性思維與策劃上麵。

我們必須勇於思考那‘不可思考’的事物。處於這個複雜與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學習去探討、麵對一切的選擇與可能性。我們必須學習去歡迎而不是去恐懼那些與我們意見相左的聲浪。我們必須勇於思考那‘不可思考’的事物,因為一旦事情變得無法思考或想像時,那思考的程序就嘎然中止,行動也變得茫無頭緒。

——富爾布萊特

案例三

在數名女職員抱怨上司性騷擾之後,這名主管就被公司開除了。根據她們的說辭,他雖然屢次遭到拒絕,仍頻頻邀她們出去喝酒,還對她們動手動腳,並威脅新進女職員務必“取悅”於他,否則就別妄想通過他這一關,因為90天試用期過後就可能成為永久性職員。

他卻聲稱他一向主張友善對人,孰料反遭到誤解,公司開除他實在不合道理。他希望能夠複職。

你會怎麼判斷?請從以下兩個答案中選擇:

1.當幾名員工相繼提出類似控訴之後,這名主管犯下性騷擾罪責是無庸置疑的,因此公司當機立斷辭退他是合理之舉。

2.公司應該先派這名主管去參加敏感度訓練課程,不問青紅皂白就驟然炒他魷魚,則未免做得有點過火。

專家的決定:

法庭支持公司辭退他的決定,並判定他的確曾對女性下屬進行過性騷擾。

如果有人舉止可厭,待你不夠尊重,你的最佳選擇就是對這種人敬而遠之。迅速采取行動,改善你的處境!

案例四

有一名女卡車司機向車站經理抱怨同車司機對她性騷擾。她請車站經理安排她跑另一趟班次,或替換同車工作夥伴。車站經理說,他已經問過那名司機有沒有騷擾過她,而答案是否定的。經理告訴這名女卡車司機,他不會改變已分派好的人事和路線。她隻好辭職,但自覺委屈,於是對公司提出控訴。

你會怎麼判斷?請選擇一個答案:

1.車站經理沒有必要聽信女卡車司機的一麵之辭,同車男司機的話應具同樣的分量。如果重新分派調度班次路線或找另一名司機和她搭檔,會為經理帶來極大的不便,那麼,他又何必這麼做呢?他的決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