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購物指南(8)(1 / 3)

2.看生鏽程度。罐頭盒表麵,若有較大的點狀鏽斑,擦去後留有痕跡,表明此罐頭保存已久,可能變質。若發現塊狀鏽斑,除去後留有小孔,表明罐內食品已被外界細菌汙染或腐敗了。

3.觀形狀。正常的罐頭保持一定真空度,外形無突起或凹陷等。若兩端凸起,表明罐內已有細菌繁殖,必須慎重處理。若僅一端突起,並易壓下,放在水中則下沉,這是一種假凸起,與罐頭的質量無關。

4.密閉檢查。將罐頭放在沸水內,如發現漏氣,表明密閉不嚴,有活細菌存在。

5.聽響聲。通常罐頭的底和蓋稍有凹進,敲擊罐麵時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如果敲擊時聲音渾濁,說明罐頭本身已經由於密閉不嚴或其他原因,造成細菌趁隙而入,引起食物腐爛,並產生氣體。

6.觀顏色。購買罐頭食品時,還可觀看顏色是否新鮮,水果、蔬菜罐頭,則看其汁液是否清澈等,若有異色,則不應購買。

7.罐內食物檢查。若罐頭發生凸起時,用釘子鑽一小孔,則有氣體排出,並有腐敗氣味,此罐頭即不可食用。輕度變質的罐頭食品,必須經過高溫等慎重處理,方可食用。

五、糕點的選購

糕點種類繁多,購買時可根據年齡和自己的需要來選購。

1.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變化,一般牙齒較為鬆動,特別是已安裝了假牙的人應購買易消化、綿軟、酥鬆的糕點,如什錦蛋糕、京式黃酥、蜂蜜麻仁蛋酥、各種蛋酥、蛋白花點、北京鬆餅、起酥、宮廷式糕點中的鹿筋酒餅、奶酥六品和老年營養蛋糕等。這些糕點營養豐富,適合老年人食用。

2.青年人可選一些酥脆、香甜和有藝術樣式的糕點,如造型優美、有立體感的群鶴飛翔、南國風光等圖案的大花點、椰絲角、黃油白蘭地蛋糕、各種油酥類糕點,又如幹崩、杏仁幹糧、奶白杏仁條、各種拉花小點心,這些糕點食之硬中有脆,脆中含酥。

3.肥胖的人,由於體內脂肪過多,不宜多食動物油或食糖較多的糕點,可購買鹽水燒餅、椒鹽餅,核桃薄脆、瓦底酥、鬆仁薄脆、南味桃酥、鹹味蛋糕、鹹味蛋黃酥、田蜂糕、黃蜂糕、豆糕等。

六、方便麵的選購

方便麵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選購時應注意衛生和科學。

1.要根據需要量來決定購買數量,一次不宜買得過多,存放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2.要選購包裝完好、商標明確、廠家清楚的方便麵,若包裝破裂即容易被汙染,又會加速食品氧化變質的速度。

3.應注意出廠日期是否過久。

4.包裝破裂的,可以用眼視,鼻嗅的方法來觀察麵的質量。如果發現麵的表麵變色、生有黴菌、有蟲蛀痕跡時,說明麵已變質,不應再去食用。如果鼻嗅有“哈喇”味,口嚐有辣味或其他異味,說明油已變質,不應食用。

七、雞蛋的選購

在菜場購買雞蛋時,應怎樣挑選呢?下麵介紹幾種方法:

1.看。主要看蛋的外表。新鮮蛋的蛋殼比較毛糙,殼上附有一層白霜。蛋殼表麵清潔,沒有裂紋和硌窩現象。陳蛋的蛋殼比較光滑。黴蛋蛋殼有黴斑或黴塊,多有汙物。臭蛋蛋殼較髒,色澤灰暗,並散發濃厚的臭氣。

2.摸。主要是手感。新鮮蛋拿在手中,有壓手的感覺。孵化過的蛋殼發滑,份量輕。黑貼蛋和黴蛋外殼發濕。

3.聽。主要是蛋相互碰擊的聲音。將三個蛋拿在手裏相互輕碰(俗稱抖蛋),好蛋發出的聲音實,似碰擊磚頭聲;空頭大的蛋有空洞聲;裂紋蛋發啪啦聲;貼皮蛋、臭蛋似敲瓦碴子聲。

4.照。利用日光或燈光進行照看。方法是以左手捏成窩圓形,右手將蛋的內末端放在窩圓形,對著光線透視,透亮的是鮮蛋;發黑的是臭蛋。

八、皮蛋的選購

皮蛋又名鬆花蛋,它是用鮮蛋醃製而成的生食蛋製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可分為以京彩蛋為代表的溏心皮蛋和以湖(蕪湖)彩蛋為代表的硬心皮蛋兩大類。在挑選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彈。即用手指輕輕彈擊蛋殼,根據聲音可以判斷出蛋殼是否破碎。彈擊還可感覺出蛋體有無彈顫感。

2.掂。就是將皮蛋向上輕輕拋起,然後用手心接住皮蛋,感到有沉甸顫感的,表明蛋白膠凝適度,富有彈性;無彈顫感的,則蛋白硬實,品味較差。

3.搖,將蛋握在手心搖晃,無波動感為好蛋。

4.聽。搖蛋時用耳朵聽,如有“咯咚,咯咚”的水響聲便為次蛋。它是由於醃製時鮮蛋不夠新鮮,或高溫“受傷”、雨水淋濕、配料中堿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這種皮蛋的水中,含有大量細菌,往往會引起食物中毒。

5.若是剝開的,可看色澤或品滋味。一般好的皮蛋外觀濕潤,呈深綠、青褐、黑褐或棕褐色,表麵有鬆花紋。蛋黃通常呈墨綠或棕褐色,成溏心或實心,鬆軟適口,味感純正,清新滑嫩,人口消融。而外觀呈無光澤的“呆黃”、“呆白”色的皮蛋,則味感極差。具有強烈氨和硫化氫刺激味、辛辣味的皮蛋,都屬劣次品。

九、植物油的選購

作為商品供應的食用油脂多數為植物油,它們是以油料作物種籽為原料榨取的。選購時應注意:

1.油脂的正常色澤來自油料作物種籽中的各種色素,一般多為橙黃色。當食用油中混有較多雜質或高度氧化變質時,會出現異色,通常是變褐或變黑。

2.正常的油脂在液體狀態時應透明澄清,混濁的油脂常常是加工時未除盡雜質。

3.除經過脫味處理的色拉油外,各種油脂均有其特殊氣味。正常的氣味應來自油料本身,加工方式的不同,味道也不一樣。熱榨油有該種油料種籽炒熱時的香味,而冷榨油和浸出油則氣味較淡。如果用發芽,發黴和炒焦的種籽製取的油,則帶有腥味、黴味、焦味等異常氣味;酸敗或氧化變質的油脂則有酸味和哈喇味;浸出油如果加工不當就會帶有那種未除盡溶劑的氣味,類似氣油或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