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球類運動手冊(7)(1 / 3)

網前擊球技術包括:放網前球、搓球、挑球、撲球、推球和勾球等。當代羽毛球運動向快速、全麵、進攻的方向發展。從場區的角度來講,後場和中場固然重要,而前場也越來越成了雙方力圖取勝必須要展開攻守爭奪的重要場區。如果運動員的前場技術不好,對方專攻前場,就會很被動,即使有很好的後場技術也就不易發揮。如果前場技術占優勢,就可以通過前場技術為中場、後場的進攻創造機會,使前後場技術密切銜接,融彙一體,有利於取得全場的主動權。因此,前場技術已成為當代羽毛球技術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般講,後場擊球技術動作大,所需力量也大,主要靠力量、速度和控製球的落點取勝。而前場擊球技術動作小,所需力量也較小,特別要講究細膩的技巧,以巧取勝。

要想把前場球打好,要以快速、合理的上網步法為基礎,隻有快速到位,爭取從網的較高部位擊球,才能給對方更大的威脅。

(一)網前擊球技術動作分析

1.放網前球

當對方擊來網前球,用球拍輕輕一托,將球向上彈起恰好一過網就朝下墜落,稱為放網前球。放網前球往往是運動員沒有能及時趕到在較高位置上擊球而被動使用的,但質量高的放網前球(弧線低、貼網墜落)也可能扭轉被動局麵。

正手放網前球,當球向右前場區飛來時,側身向球的方向移動,最後一步用左腳後蹬,右腳向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弓箭步(腳向前或略偏右)。在右腳前跨的同時,上體前傾,向前伸臂伸拍(這時左臂也應張開)。當腳跨步著地的時候,也是球拍擊到球的時候。觸球時,正拍麵朝上墊在球托的底部,主要靠手腕控製球拍向前上方輕輕一托,使球越網而過。當球向左前場飛來時,用反手放網前球,其方法與正手放網前球相似。其不同點是:應先向左前場轉體,向球的方向跨步,並及時轉換成反手握拍法,用反手擊球。

放網前球的關鍵在於嚴格控製托球的力量,托球力量過大,球過網太高易被對方撲擊。

2.搓球

在網前用球拍切擊球托,使球旋轉翻滾越過網頂的擊球技術,稱為搓球。搓球時,由於運用“搓”、“切”等動作摩擦球托的不同部位,使球在越過網頂時的軌跡異常,給對方回擊造成困難,從而創造了進攻的機會。搓球是一種從一般放網前球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富有進攻性的放網技術。

正手搓球與反手搓球,在上網時與放網前球的上網動作一樣。其後的動作是:最後一個跨步後,身體重心應較高,以爭取較高的擊球點。正手搓球在伸臂舉拍時應稍屈肘、展腕,使球拍自然地稍往後拉;然後再以肘關節為軸,通過小臂的外旋及收腕動作,用正拍麵(拍麵應適當後仰)切削球托的後底部(或側底部)使球翻滾過網。反手搓球在伸臂舉拍時,應稍屈肘(反拍麵朝上)屈腕使球拍略下垂;然後再伸前臂、伸腕,用反拍麵切削球托的後底部或側底部,使球翻滾過網。

搓球的關鍵在於:一是應爭取較高的擊球點,搓擊時出手要快。二是根據球離網的遠近,運用手指靈活控製好球的角度和控製好擊球的力量。擊球點離網較遠時,球拍後仰的程度應適當小一些;切擊球托時,應有足夠的向前的力,否則容易造成球不過網。擊球點離網較近時,球拍後仰的程度要大一些;切擊球托時,以切削為主,力量也較小。

3.挑球

把對方擊來的網前球,挑高回擊到對方後場去,稱為挑高球。這是一種處於較被動情況下的回擊方法,把球挑得高,挑向對方後場以贏得時間重新調整好身體重心與場上位置,準備下一次擊球。

挑球的方法與放網前球的方法相似。其區別在於:正手挑球在右腳向前做最後一個跨步並向前伸臂時,應放鬆伸腕,使球拍垂在後下方;緊接著,以肩為軸,主要以小臂帶動手腕發力,由右下方往左上方作弧形揮拍,將球挑出。反手挑球在右腳向前做最後跨步並向前伸臂時,應放鬆屈肘、屈腕,使球拍垂於左下方。緊接著以肩為軸,主要以小臂帶動手腕發力,由左下方往右上方作弧形揮拍,將球挑出。

挑球技術的關鍵在於:要根據球離網的遠近適當調整拍麵角度和用力方向;要有向前上方挑球的爆發力。

4.推球

在網前較高的擊球點上,用推擊的方法往對方底線擊出弧度較平、速度較快的球,稱為推球。由於擊球點到過網的距離很短,球又平直快速,再加上控製好落點,所以,推球很有進攻性。

推球的方法與搓球相仿。其主要區別在於:推球在擊球一刹那拍麵豎得較直,正手推球時,由前臂內旋,用腕部的轉動和手指(主要是食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擊;反手推球時(用反手握拍法),由前臂外旋,用腕部的轉動和手指(主要是拇指)的力量向前快速推擊。

推球的關鍵在於:一是擊球點要高並控製好拍麵角度。如果球已落在網沿以下,就要使拍麵略後仰;若球已落得很低了,則不宜用推球。二是拍的預擺幅度要小,發力要短促快速。

5.勾球

在網前,用屈腕(或伸腕)的動作調整球拍角度,輕巧地將球回擊到對方斜對角的網前區內,稱為勾球。勾球是一種技巧性較高的技術,它與搓球、推球等交替運用,常能達到聲東擊西的戰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