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宮廷的險惡(4)(2 / 3)

明朝初年聳人聽聞的

“胡藍之獄”明初,朱元璋一次又一次掀起的反貪風暴中,有無數貪官汙吏得到應有下場的同時,也有無數並非貪官的人被陷害、被殺戮,造成了眾多的冤案。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人成為朱元璋的刀下冤魂?同時有如此多的冤案發生,是因為朱元璋不善於處理案件,還是案件太多,讓他草菅人命了呢?抑或是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民,曾在皇覺寺為僧,從他投入“紅巾軍”,到建立了大明政權,戎馬征戰十幾年。可以說,他是在馬上得的天下。他的成功,得益於身邊一批運籌帷幄、能征善戰的文臣武將。因此,朱元璋稱帝後,就把這些開國功臣都封了大官。其中朱元璋家鄉的濠洲人、鳳陽人就有六個國公、二十八個侯。他們以李善長、胡惟庸為中心,組成了勢力強大的“淮西幫”。胡惟庸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初最信賴的助手,在劉伯溫病逝、李善長退隱後,胡惟庸成功地排擠掉了丞相汪廣洋,獨攬中書省大權,權傾朝野。作為權傾朝野的中書省宰相,胡惟庸卻是因為一件很小的違法案件被抓:胡惟庸之子馳馬於市,墜死車下。胡惟庸擅自殺死了趕車者,於是被判違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胡惟庸的罪名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先是“貪贓枉法、結黨營私”,接著是“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甚至把劉伯溫之死也歸於胡惟庸下毒。當時明朝的最大威脅是“北虜南倭”,於是不久就找到了胡惟庸勾結倭寇的證據,又為胡惟庸添上了一個“通倭通虜”的罪名,說他勾結蒙古和日本,企圖謀反。接著,又說胡惟庸東通日本高麗,西通卜寵吉兒,南通三佛齊,北通沙漠,反正就是對明王朝有威脅的勢力全跟胡惟庸有關係,用“鐵的事實”證明胡惟庸早就和大明朝的敵對國家都做好了生意,準備把明朝政權一鍋端。在胡惟庸案件中,和胡惟庸同等重量級的人物有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禦史陳寧,延安侯唐勝宗,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宣德侯金朝興,靖宇侯葉碖,都督毛騏、李伯碖、丁玉,衛國公鄧愚之子鄧鎮,宋濂之子宋慎,甚至還有親自舉報了胡惟庸的塗節。於是明朝洪武十三年正月,一大批重量級的人物和他們的九族被砍了腦袋。但殺戮並沒有結束,此後十多年,“胡黨”不斷被挖掘出來。洪武二十三年,早已經退休的大明朝的一代開國名臣李善長也被牽連入“胡惟庸案”中,被朱元璋以“元勳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問罪處斬。於是,已經七十七歲的李善長身首異處。此案株連達三萬餘人。藍玉是開國功臣常遇春的妻弟,因南征北戰平定邊疆有功,被封為涼國公。但是藍玉為人驕橫,霸占民田、廣蓄莊奴,有許多義子仗勢欺人。朱元璋對其多次申斥。洪武二十六年,特務頭子錦衣衛指使控告藍玉“謀反”並嚴刑拷打成案。不但藍玉全家被殺,列侯以下被族誅的不可勝數。這一案,幾乎把軍中勇武剛強之將殺了個精光。至此,淮西幫的軍事力量基本被摧毀了。明初的重要文臣,除劉伯溫早逝以外,李善長、宋濂、胡惟庸等都死於“胡惟庸案”,“胡惟庸案”曆時十幾年,被株者三萬多人。而明初的重要武將,除常遇春、徐達等英年早逝,如藍玉、傅友德、馮勝等,都死於“藍玉案”,“藍玉案”被株者近兩萬人。“胡惟庸案”與“藍玉案”合稱為“胡藍之獄”。朱元璋為什麼要大肆興起“胡藍之獄”呢?為什麼要殺害這麼多的國家棟梁呢?許多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後,得出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胡惟庸之罪在於擅權僭侈,而這正是最不能為朱元璋所容忍的。胡惟庸本是定遠人,在朱元璋起兵後投奔了朱元璋。胡惟庸從元帥府的奏差、寧國縣的主簿、知縣,逐漸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朱元璋對胡惟庸的專權早就懷恨在心,早已在胡惟庸案爆發之前,就悄悄地采取了行動。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令限製中書省的權力,命令以後臣下上奏書,不許“關白”中書省。“關白”是什麼意思?就是凡是送給皇帝的奏章,都要同時送給中書省丞相一份。作為皇帝,朱元璋希望大權獨攬,掌控生殺予奪,決定一切,怎麼能允許這個權力被丞相分享呢?至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除掉胡惟庸,廢除丞相製度,不過是洪武十一年不許“關白”中書省的措施的延續。在丞相被撤銷以後,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六部與皇帝之間,沒有了丞相這一中間管理層,朱元璋實現了大權獨攬。所以,我們說,胡惟庸的案子既是一個冤案,又不是冤案。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由於朱元璋本來擬定的繼承人去世,因而朱元璋又沒有後繼之人。但是藍玉之類的戰將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他害怕藍玉造反,一舉奪得朱家的天下,這樣無論藍玉是否真的發動過造反行動,都終是一死。於是為了除去自己心中的隱患,朱元璋不惜殺掉了南征北戰平定邊疆有功的藍玉。還有人認為,朱元璋大興胡藍之獄是為了建立綱紀,整頓官僚隊伍,實現政令通達,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那麼,究竟朱元璋要興起“胡藍之獄”的目的是什麼呢?恐怕原因不隻以上這幾條,抑或著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不論原因如何,朱元璋在“胡藍之獄”中殺死數萬人是不可爭辯的事實。